大巢菜
中药名。 出《本草纲目》。别名:薇,垂水,薇菜,野麻豌,箭筈豌豆,苕子,肥田草。为豆科植物大巢菜Vicia sativa L.的全草。 一年生草本,高25~50厘米,栽培者可达90厘米,被稀疏的黄色短柔毛。双数羽状复叶,叶轴末端具卷须;托叶半箭头状,一边有1~3披针形齿牙,一边全缘;小叶8~16个,矩形或倒披针形,顶端截形成凹,并具细尖,基部楔形,两面均被稀疏的黄色短柔毛,长8~18毫米。总状花序腋生,花1~2个,蝶形,有短花梗,深紫色或玫红色;萼管状,外被黄色短柔毛,萼齿线形;旗瓣倒卵形,翼瓣及龙骨瓣均有爪;雄蕊10,两体;雌蕊1,子房具短柄,被黄色微柔毛,花柱短,柱头头状,花柱顶端外面有一丛髯毛。 荚果略扁,成熟时棕色裂为2片卷曲的果瓣。花期3~4月。 生于山坡、路边及草地。我国大部分地区均有分布。4~5月间采收。味甘辛,性寒。 清热利湿,和血祛瘀。治黄疸,浮肿,疟疾,鼻衄,心悸,梦遗,月经不调。 内服:煎汤,15~30克;或炖肉。外用:捣敷。 ❶ 治疟疾:肥田草30克,煨水服。 ❷ 治鼻血:肥田草30克,煨甜酒服。 ❸ 治月经不调:肥田草种子、小血藤各15克,泡酒服(上方皆出《贵州草药》)。 ❹ 治夜梦遗精,心慌心跳:野麻豌、黄精、天冬、朱砂、仙茅、杜仲。炖猪蹄服。 ❺ 治黄肿及水肿:野麻豌、黄脚鸡、水皂角、臭草根、打碗子根。 煎服(《四川中药志》)。 ❻ 治疗疮:鲜大巢菜,盐卤捣敷(江西《草药手册》)。 全草蛋白质含量较高(21.8%~37.6%,干重),糖类含量较低(4.0%~9.5%,干重);另含微量的氢氰酸(10~260毫克/公斤,干重)。叶含抗坏血酸。根结节中含聚-β-羟基丁酸4.4%(干重)。种子含蛋白质和精氨酸,γ-羟基精氨酸、羟丁氨酸等氨基酸。 种子中含毒性成分,能麻痹动物的中枢神经系统,与草香豌豆相似。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