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字词 | 城濮之战 |
| 类别 | 中英文字词句释义及详细解析 |
| 释义 | 城濮之战 春秋中期晋、楚两国为争夺中原霸权,在城濮地区进行的一次决战。 周襄王十九年(公元前633年),楚成王亲率以令尹子玉为主将的楚军及陈、蔡、郑、许等盟国军队围攻宋都商丘(今河南商丘南),宋向晋国求救。次年,晋文公率军先后攻破了楚的盟国卫、曹。楚军及其盟军向曹境的晋军进攻。晋文公为避楚军锋芒,下令“退避三舍”(一舍为三十里),撤至卫境的城濮(今山东鄄城西南)布阵:上军在右,狐毛为主将;下军在左,栾枝为主将;先轸指挥中军。楚联军追踪而至,以陈、蔡军为右军,子上指挥;申(在今河南南阳)、息(在今河南息县)军为左军,子西指挥;楚军主力为中军,子玉指挥。决战开始,晋军选择楚军薄弱环节,首先以左翼下军击溃由陈、蔡军队组成的楚军右翼。 同时晋右翼上军伪装退却,诱使楚军左翼追击,侧翼暴露。晋中军乘势侧击楚左军,晋右翼上军也回师夹击,申、息之军大部被歼。楚中军被迫后退。晋军大胜。 晋文公从此称霸中原。 |
| 随便看 |
|
文网收录3541549条中英文词条,其功能与新华字典、现代汉语词典、牛津高阶英汉词典等各类中英文词典类似,基本涵盖了全部常用中英文字词句的读音、释义及用法,是语言学习和写作的有利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