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词 | 垮掉的一代 |
类别 | 中英文字词句释义及详细解析 |
释义 | 垮掉的一代 第二次世界大战后在美国出现的文学流派。 又称避世运动。成员多为对战后美国社会现实不满和失望的青年,他们迫于麦卡锡主义的反动政治高压,以玩世不恭的“脱俗”态度表示抗议。他们奇装异服,蔑视传统观念,厌弃学业和工作,长期浪迹于低层社会,过著颓废的生活,形成独特的社会圈子和处世哲学。著名文人有弗林盖蒂、凯鲁亚克、金斯堡、巴勒斯、G.柯尔索、J.C.霍尔姆斯、S.克雷姆和G.斯奈德等。50年代初期凯鲁亚克著的《小镇与城市》和巴勒斯著的《吸毒者》开该派文学的先河。1955年夏,垮掉文人和反学院派诗人在旧金山联合举办诗歌朗诵会,金斯堡在会上朗诵了著名长诗《嚎叫》,次年诗集出版,轰动全国。1957年凯鲁亚克发表小说《在路上》,写一群青年在各地的流浪生活,被大批精神苦闷的青年奉为生活教科书。垮掉派人生哲学的核心是个人在社会中的生存问题。他们在政治上标榜自己是没有目标的反叛者,艺术上以全盘否定高雅文化为特点。凯鲁亚克的自发式散文写作法和奥尔逊的《放射体诗论》在垮掉文人中被广泛奉行。垮掉文学运动,虽然只是昙花一现,而且掺杂大量不健康的因素,但在美国文学史上有一定影响,对战后美国青年也有很大影响。 |
随便看 |
|
文网收录3541549条中英文词条,其功能与新华字典、现代汉语词典、牛津高阶英汉词典等各类中英文词典类似,基本涵盖了全部常用中英文字词句的读音、释义及用法,是语言学习和写作的有利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