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词 | 均输论 |
类别 | 中英文字词句释义及详细解析 |
释义 | 均输论 主张由封建国家将各地交纳的贡物除享师需要自己以外,运往缺少该物的地区出售。 通过地区间的物资调剂,国家增加财政收入。人民贡纳也方便,物价也因物资调剂而平衡的理论。最先由桑弘羊提出,并付于实践。 《汉书·食货志下》载:“弘羊以诸官各自市相争,物以故腾跃,而天下赋输或不偿其僦费。乃请置大农部丞数十人,分部主郡国,各往往置均输盐铁官。令远方各以其物,如异时商贾所转贩者为赋,而相灌输。”桑弘羊也谈到他设置均输的原因和效果:“往者郡国诸侯各以其万物贡输,往来烦杂,物多苦恶,或不偿其费。故郡国置输官以相给运,而便远方之贡,故曰均输”。 (《盐铁论·本议》)“往者财用不足,战士或不得禄,而山东被灾,齐赵大饥,赖均输之畜,仓廪之积,战士以奉,饥民以赈。故均输之物,府库之财,非所以贾万民而专奉兵师之用,亦所以赈困乏而备水旱之灾也”。(《盐铁论·力耕》)均输之法,后代也常仿行,如王莽行五均六筦、王安石行均输法。 |
随便看 |
|
文网收录3541549条中英文词条,其功能与新华字典、现代汉语词典、牛津高阶英汉词典等各类中英文词典类似,基本涵盖了全部常用中英文字词句的读音、释义及用法,是语言学习和写作的有利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