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词 | 地茄子 |
类别 | 中英文字词句释义及详细解析 |
释义 | 地茄子 【名称出处】:《云南中草药选》 【概况】: 异名 地茄子草(《中药大辞典》),小铜锤、地钮子(四川),翳子草(贵阳),铜锤草(云南、广西),骂补神(广西侗语),乌金钟(广西苗语)。 基源 为桔梗科铜锤玉带草属植物铜锤玉带草的全草或果实。铜锤玉带草属全世界约35种,中国有3种。 原植物 铜锤玉带草Pratia nummularia(Lam.)A.Br.et Aschers.〔Pratia begoniifolia(Wall.)Lindl.] 形态 多年生草本,有白色乳汁,茎平卧,长12~55cm,被柔毛,不分枝或在基部有长或短的分枝,节上生根。 叶互生,叶片圆卵形、心形或卵形,长0.8~1.6cm,宽约1.8cm,先端钝圆或急尖,基部斜心形,边缘有锯齿,两面疏生短柔毛;叶柄长2~7mm。 花单生于叶腋,花梗长0.7~3.5cm,无毛;花萼筒坛状,长3~4mm,宽2~3mm,无毛,裂片条状披针形,伸直,长3~4mm,每边缘有2或3个小齿;花冠紫红色、淡紫色、绿色或黄白色,长6~7mm;花冠筒外面无毛,檐部二唇形,裂片5,上唇2裂片,条状披针形,下唇裂片披针形;雄蕊在花丝中部以上连合,花丝筒无毛,下方2枚花药顶端生髯毛。浆果紫红色,椭圆状球形,长1~1.3cm。 种子多数,近圆球状,稍压扁,表面有小疣突。(图见《中国高等植物图鉴》.第4册.398页.图6309) 生境与分布 生于田边、路旁、丘陵、低山草坡或疏林中的潮湿地上。 分布于华东、中南、西南地区。。【生药】: 采集 8~9月采收,除去杂质,晒干或鲜用。 贮藏 晒干用者置干燥处,防蛀。 【药性】: 性味 涩,微温。 功效 固精,顺气,消积,散瘀。 主治 遗精,白带,疝气,疳积,痈肿,金疮出血。 ❶ 《分类草药性》:“治男子遗精,女子白带,顺气散瘀。治一切头晕,补气,炖肉服。 ” 用法用量 内服:煎汤,30~60g。 使用注意 《四川中药志》:“湿热滞涩者及孕妇勿用。” 。【临床应用】:配伍应用 ❶ 配金樱子,治遗精、白带。 ❷ 配刘寄奴,治子宫脱垂。 方选和验方 《香港中草药》:“治膀胱疝气:铜锤玉带果实30g,川楝子12g,小茴香12g。水煎服。” 单方应用 ❶ 《云南中草药》:“治角膜溃疡,铜锤玉带草鲜果实,取汁点眼。” 食疗 ❶ 《四川中药志》:“治子宫脱垂:地茄子,三匹风,刘寄奴。炖猪肚子服。 ” |
随便看 |
|
文网收录3541549条中英文词条,其功能与新华字典、现代汉语词典、牛津高阶英汉词典等各类中英文词典类似,基本涵盖了全部常用中英文字词句的读音、释义及用法,是语言学习和写作的有利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