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词 | 地毡草 |
类别 | 中英文字词句释义及详细解析 |
释义 | 地毡草 【名称出处】:《泉州本草》 【概况】: 异名 天地花(《泉州本草》),小毛毡苔、地红花(《福建中草药》),金雀花(《泉州青草药》)。 基源 为茅膏菜科茅膏菜属植物匙叶茅膏菜的全草。茅膏菜属全世界约100种;中国约6种,其中5种供药用。 原植物 匙叶茅膏菜Drosera spathulata Labill. 形态 多年生矮小草本,不具球茎,茎极短缩。叶镶嵌式排列呈莲座状;叶片匙形或宽匙形,无明显叶柄,上部圆而较宽,下部渐狭,边缘具红色腺毛.上面密被紫红色腺毛。 蝎尾状聚伞花序单生或2~3枝由叶丛中抽出,长6~20cm,花少数或多数;花萼钟形,长3.5~4mm,5深裂,裂片椭圆形,花瓣白色或粉红色,倒卵形,长于花萼;雄蕊5;子房近球形,花柱常为3枚,稀4枚,离生,每枚2深裂几达基部。蒴果近球形。 种子黑色,细小。花期3~4月,果期5~10月。 (图见《中药大辞典》.上册.822页.1642条图) 生境与分布 多生于山坡草地、沟谷边或田边、路旁。分布于福建、台湾、广东。日本、亚洲热带和大洋洲也有分布。。 【生药】: 采集 夏、秋季采收,晒干或鲜用。 贮藏 晒干用者置干燥处。 【药性】: 性味 《泉州本草》:“甘,寒。” 归经 《泉州本草》:“入心、肺、胃三经。” 功效 清热解渴,凉血通淋。 主治 感冒,肺痈,咳嗽口渴,吐血咯血,淋病,喉蛾,疔疮。 用法用量 内服:煎汤,鲜品15~30g。外用:捣敷。 。【临床应用】: 单方应用 ❶ 《福建中草药》:“治对口疮:鲜小毛毡苔、连钱草各适量加食盐、冷饭或红糖少许,捣烂敷患处。” |
随便看 |
|
文网收录3541549条中英文词条,其功能与新华字典、现代汉语词典、牛津高阶英汉词典等各类中英文词典类似,基本涵盖了全部常用中英文字词句的读音、释义及用法,是语言学习和写作的有利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