圆叶乌桕
【名称出处】:《广西药用植物名录》 【概况】: 基源 为大戟科乌桕属植物圆叶乌桕的叶。 原植物 圆叶乌桕Sapium rotundifolium Hemsl.,又名雁来红(《中国高等植物图鉴》)。 形态 落叶灌木或乔木,高可达12m。小枝灰白色。叶革质,叶柄长3~7cm,顶端具2枚腺体;叶片近圆形或略长,长6~13cm,宽5.5~ 12cm,先端圆形具小尖头,基部圆形,侧脉10~12对,近于平展。 花单性,雌雄同株,无花瓣及花盘;穗状花序顶生;雄花花萼杯状,2~3齿状裂,雄蕊2,稀1~3枚;雌花少数,著生于花序的下部;萼片3;子房卵形,3室,花柱3,中部以下合生。蒴果近球形,直径约1.5cm。 种子近三角形,外面被有蜡质层。花果期6~11月。 (图见《中国高等植物图鉴》.第2册.616页.图2962) 生境与分布 生于向阳山坡稀疏灌丛或杂木林中以及河滩向阳地。 分布于湖南、广东、广西、贵州、云南。 。【药性】: 功效 祛风利湿,解毒。 主治 叶:风毒,蛇咬伤。果实:疮毒,疥癣,湿疹,蛇咬伤。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