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词 | 国际收支 |
类别 | 中英文字词句释义及详细解析 |
释义 | 国际收支 一国与其他国家之间在一定时期内全部经济往来的系统综合记录。 最初的国际收支概念建立在国际交易是通过转移国际上接受的交换媒介(黄金或可兑换黄金的银行券)来进行收支这一假定之上。根据这一概念,一国的国际支付余额等于其居民因与外国居民从事交易而导致所持有的国际性交换媒介的净变化(收或支)。 这些交易包括经常项目和资本项目。前者由有形物品以及劳务的国际贸易,得自投资的红利、利息和其他收入,转移支付所构成;后者由本国居民买卖外国资产或外国居民买卖本国资产所构成,这些资产包括直接投资、其他证券、政府贷款等等。 当国际交易使用各国货币时,上述原始概念必须修正。这时为要交易须先规定用作支付手段的通货,它可以是交易双方之一的货币,也可以是某个主要金融中心国货币,像英镑、美元等。 在固定汇率下这些通货可按固定比率兑换黄金并相互兑换。当一国居民需用别国通货支付时将买进该通货,而当收入别国通货后通常又将其卖出。 这种买卖通常是由大银行在国际外汇市场完成的。 如果对于一国通货卖大于买,其用外币表示的价格将下跌;该国中央银行若欲维持其汇率,则须购买它自己的通货并卖出外币以平衡供求。为履行此种责任中央银行应持有国际储备,包括黄金或在国际货币基金的提款权等。造成外汇市场供求缺口的交易是自主性的,而中央银行旨在消除缺口的买卖活动则是补偿性的。 如果一国自主性交易导致其通货的求大(或小)于供,则意味著其国际收支有顺差(或逆差),这种顺差(或逆差)将为货币当局的买(或卖)外国通货的补偿性交易所抵消。 国际收支统计分为贷方(记为+)和借方(记为-)。 贷方包括导致购买本国通货的所有交易,自主的或补偿的,诸如商品出口、对外国旅行者提供运输或服务、收取特许权使用费和来自海外投资或出卖资产的收入、从国外居民的借款等。借方包括导致卖出本国货币的所有交易,它与贷方各项正相反。 国际收支统计一般是建立在对诸如商品贸易、国际旅行开支以及各类资本交易等不同交易范畴的记录或估计基础上的。在大多数国家的国际收支统计中还有某些无可用数据的交易范畴,因而又出现一个“误差项”,它使借与贷两方保持相等。 这样,国际收支帐户通常便分为三大部分:经常交易项、资本交易项和统计误差。 国际收支统计没有显示一国货币当局的补偿性交易余额,只表明它的资产的变化。 实际上,在外汇市场受到控制(甚至相对自由)的情况下,补偿性交易并不一定反映一国在国际商品、劳务和资本市场上的地位及其变化。而对于某些在很大程度上依赖于国外购买其货币的国际储备通货发行国来说,自主性交易余额也许比它表面上所显示的情况更脆弱。 |
随便看 |
|
文网收录3541549条中英文词条,其功能与新华字典、现代汉语词典、牛津高阶英汉词典等各类中英文词典类似,基本涵盖了全部常用中英文字词句的读音、释义及用法,是语言学习和写作的有利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