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词典首页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字词:

 

字词 国子学
类别 中英文字词句释义及详细解析
释义 国子学

我国古代教育管理机关和最高学府。

晋武帝咸宁二年(276)始设,与太学并立。为贵胄学校,由《周礼》“国之贵族子弟国子受教于师”而定名。此为我国封建时代建立国子学之始。

当时规定,五品以上官员的子弟才能入国子学,而六品以下官员的子弟只能入太学,旨在“辨其泾渭”、“殊其士庶,异其贵贱”,以适应当时“九品中正”选士制度的需要。

南北朝时,或设国子学,或设太学,或两者同设。北齐更名为国子寺。

隋文帝以国子寺总辖国子、太学、四门等学。炀帝又改国子寺为国子监。

唐、宋亦以国子监总辖国子、太学、四门等学。

元代设国子学、蒙古国子学、回回国子学,亦分别称国子监。明、清仅设国子监,为教育管理机关,兼具国子学性质。清光绪三十一年(1905)设学部,国子监遂废。

作为最高学府,国子学(国子寺、国子监)与太学名称虽异,历代制度亦有变化,但俱为最高学府。唯当二者并设时,国子学教育对象属于更高级统治者子弟。

随便看

 

文网收录3541549条中英文词条,其功能与新华字典、现代汉语词典、牛津高阶英汉词典等各类中英文词典类似,基本涵盖了全部常用中英文字词句的读音、释义及用法,是语言学习和写作的有利工具。

 

Copyright © 2004-2024 Ctoth.com All Rights Reserved
京ICP备2021023879号 更新时间:2025/8/15 14:41: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