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词 | 国别经济学 |
类别 | 中英文字词句释义及详细解析 |
释义 | 国别经济学 研究当代各主要国家经济发展状况的学科,亦称“分国经济学”。 国别经济学以第二次世界大战以后各主要国家(和各主要地域经济组织)的经济历史、现状与趋势为研究对象,阐述各国经济的基本情况,总结各国经济发展的经验和教训,为国家制定对外经济政策提供依据。20世纪50年代末期开始,我国经济学界运用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的基本原理来研究战后世界经济的发展。在详细占有材料、分别对各国和各地区以及各种类型国家的经济情况进行具体研究(以便从中抽象出世界经济学的一般理论)的过程中,导致了国别经济学的产生,并发展成为一门相对独立的学科。国别经济学与世界经济学的区别在于:世界经济学是研究世界范围内生产方式矛盾运动的一般规律的;国别经济学则是研究各国和各地域经济组织的具体经济发展问题的。 国别经济学研究的主要内容有:(1)各主要国家(经济发达国家如美国、苏联、英国、法国、联邦德国;发展中国家如印度、朝鲜、巴西、秘鲁、墨西哥、南斯拉夫、罗马尼亚、匈牙利等)的各个经济部门及整个国民经济的运行和发展情况;(2)世界各主要地域经济组织(如西欧经济共同体、石油输出国组织、安第斯条约组织、77国集团等)的经济发展和经济合作状况等;(3)各国和各种不同类型国家的一些特有的共同规律,如发达国家的经济周期,发展中国家工业化的共同道路以及苏联、东欧国家的经济改革等。 。【阅读书目】:《战后日本经济》,该书编写组,上海人民出版社1973年版;《当代美国经济》,褚葆一主编,中国财政经济出版社1981年版;《论苏联经济——管理体制与主要政策》,金挥等主编,辽宁人民出版社1982年版。 |
随便看 |
|
文网收录3541549条中英文词条,其功能与新华字典、现代汉语词典、牛津高阶英汉词典等各类中英文词典类似,基本涵盖了全部常用中英文字词句的读音、释义及用法,是语言学习和写作的有利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