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词 | 固朕形之不服兮,然容与而狐疑。 |
类别 | 中英文字词句释义及详细解析 |
释义 | 固朕形之不服兮,然容与而狐疑。 【集释】: 王逸:我性婞 徘 朱熹:形偃蹇而不服,心耿介而使然也。 汪瑗:朕形不服,言己身之倔强也。然又自以爲疑者,犹孔子曰“吾道非邪”之意,盖反言以见吾道之爲是耳。 屈子岂真遂有所疑于其心哉?王逸説似又以登高申缘木,入下申濡足也。亦通。 黄文焕:使惯登惯入,形足以办之,心尚可无疑也。乃素乏轻便之手足,形固不 钱澄之:以原之褊急,不悦登高;以原之亢 踌躇于中,以爲是则然矣,而不敢信其果然也。 林云铭:不服,犹俗言不惯。然旣到此娱忧一番,又岂可竟无所爲而去,故持两端而不决。 张诗:吾 蒋骥:服,习也。内美旣充,诚足自快,若欲因人求合,则必不肯爲。盖疎傲之形,固未尝习惯也。容与狐疑以下,承上而转计之。 屈复:以上四句正写狐疑。登高缘木,入下濡足,此固我身素所不习。然此不习者,是耶?非耶?狐疑之甚。 奚禄诒:我身正直不肯屈服,终进退两难也。 戴震:不服,不卑屈以求人。 胡文英:固者,决辞,承上不説、不能而言也。然者,疑辞,未可因此止也,以起下广遂前画意。 刘梦鹏:形,容也。
陈本礼:疎敖之性又不惯营 胡濬源:形偃蹇而不能服从流俗之态。心耿介而使然,故决出于此而无所疑也。 王闿运:形,见于外者。服,事也。虽迹可明而非烈士之事,故迟囘不自辨也。 王引之:然,犹乃也。 马其昶:明知贤才有益于国,徒以己之不谐于世不能荐达,不能不自疑耳。服,谓谐习。 徐英:此承上言,登高入下,素所不习,林説是也。 闻一多:服字疑 容与卽犹豫也。 文怀沙:朕形,我的身体。 然容与而狐疑,只有徘徊而犹豫。(《屈原集》注) 姜亮夫:此四句承上四句来,登高承缘木言,入下承濡足言。 言登高固吾之所不説,而入下又吾之所不能,此本吾形质使然,所不能习者也,终且容与而徘徊不决者矣。 马茂元:形,指形于外的一个人的作风。 谭介甫:朕,义爲我,秦始皇以前,贵贱上下通称。服,古字左边从舟,引申有舟旋之义。容与,放任也。此谓形体不能舟旋反复,故容与狐疑,中心难于决定。 苏雪林:服,是习惯,这固然是由于我形体的不习惯,可是,这也由于我的性 杨胤宗:登高迺承上章 容与,徘徊不进貌。狐疑,双声字,详见拙著《离骚笺义》,有嫌疑不决之意焉。 我旣不能媚上谐俗,则当去此他适,(《离骚》之问灵氛,要巫咸,亦作去楚之想)然 吴孟复:固,本来。 形,形态。服,“习也”,又“饰也。”旣以媒理爲比,故仍就服饰言之。参看《涉江》“接舆髡首”笺。 意谓媒理之不肯介绍,是由于自己表现不够,借服饰喻表现。容与与狐疑,与徘徊同(见《涉江》笺)。这几句用比兴手法极写自己有意参加人民爱国力量的迫切心情。 蒋天枢:固,固然。 朕,犹今语“ 不服,言己不熟悉其事。此谓如其自身前往,又不熟习其地情事。 由此而因循犹豫,疑莫能决。 王泗原:服,服习,由服习而适应。然,如此。 金开诚:朕形,我的形体。 犹言“我本身”。容与,迟缓不前的样子。 汤炳正:朕形,或当爲朕性。形与性因音近而 王逸注:“我性婞 不服,不曲挠。然,于是。 二句谓“登高”、“入下”皆与己本性不合,因而长此处于徘徊观望之中。以上第二段,写由汉北向辰、溆,路过郢都之侧时的种种感想,其中流露出希望被君主啓用、却不愿放弃一贯操守的矛盾心理。(《楚辞今注》) |
随便看 |
|
文网收录3541549条中英文词条,其功能与新华字典、现代汉语词典、牛津高阶英汉词典等各类中英文词典类似,基本涵盖了全部常用中英文字词句的读音、释义及用法,是语言学习和写作的有利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