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词典首页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字词:

 

字词 因声求义说
类别 中英文字词句释义及详细解析
释义 因声求义说

根据词与词之间的声韵关系(音同、音近、音转)推求意义的学说。具体方式有:破假借,求本字,推求语源,推求语根,联系同源,联系词族。声训肇始于先秦时期。汉人传注中采用破读,或以本字释借字,或以本字之义释借字。郑玄主张:就其原文字之声类,考训诂,捃秘逸。许慎《说文》“声训者十居七八而义训不过二三”。刘熙《释名》全以声训阐释命名之指归。宋人王圣美创“右文说”,认为其类在左,其义在右。元代戴侗认为“夫文生于声音也,有声而后形之以文,义与声俱立,非生于文也”,并批评“训诂之士,知因文以求义矣,未知因声以求义也”。明末清初,方以智指出“欲通古义,先通古音”和“因声求义,知义而得声”;黄生也提出”可因声以知义”。乾嘉年间,古音学高度发展,因声求义说趋向成熟。戴震提出“训诂音声,相为表里”的原则,并创立阴阳对转论及声转说。段玉裁提出形音义三者互求、六者互求,以十七部统《说文》;王念孙作《广雅疏证》,就古音以求古义,引伸触类,不限形体。章太炎制定音变、义变条例,探讨同源字族,著有《文始》。黄侃总结出“以音统义,以书证音”的训诂方法。汉语中事物之异类同名者,其命名之意亦相近,古书又多用假借,这些是因声求义的基础。

随便看

 

文网收录3541549条中英文词条,其功能与新华字典、现代汉语词典、牛津高阶英汉词典等各类中英文词典类似,基本涵盖了全部常用中英文字词句的读音、释义及用法,是语言学习和写作的有利工具。

 

Copyright © 2004-2024 Ctoth.com All Rights Reserved
京ICP备2021023879号 更新时间:2025/8/12 17:44: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