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词典首页
明清王朝所设的专门翻译边疆民族及邻国语言文字的机构。
明代称“四夷馆”,永乐五年(1407年)开始设立,选国子监生习译事,隶翰林院。内分鞑靼(蒙古)、女直(女真)、西番(西藏)、西天(印度)、回回、百夷(傣族)、高昌(维吾尔)、缅甸八馆。后以太常寺少卿提督馆事,并增八百(掸族)、暹罗二馆。清初改名四译馆,省蒙古、女真二馆。
乾隆十三年(1748年)并入会同馆(更名“会同四译馆”),合并八馆为西域、百夷二馆。1903年(光绪二十九年)裁撤。
文网收录3541549条中英文词条,其功能与新华字典、现代汉语词典、牛津高阶英汉词典等各类中英文词典类似,基本涵盖了全部常用中英文字词句的读音、释义及用法,是语言学习和写作的有利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