嗟此国兮无良,媒女诎兮謰謱。
【集校】: 洪兴祖:嗟此国兮无良,媒女诎兮謰謱。 校语:一云谋女。一云媒拙讷兮。 黄省曾:嗟此国兮无良,谋女诎兮謰謱。 明繙宋本:同洪本。 校语亦同。 朱多煃:同黄本。 庄允益:同洪本。 何剑熏:此句当从一本作“媒诎讷兮謰謱”。“诎讷”,言难也。 汤炳正:洪兴祖《考异》云一本作“媒拙讷”,“拙”同“诎”,讷义同。 。【集释】: 佚名:此国,楚国也。 言君臣无善,皆凶愚也。謰謱,不正貌。 洪兴祖:诎与讷同。《方言》:謰謱,拏也。 南楚曰謰读,音连缕。注云:言譇拏也。一曰:謰謱,语乱也。 黄寿祺:謰謱(liánlóu),即絮语不清的意思。 王泗原:诎,拙。 謰读,双声字。 何剑熏:謰謱,语不正也。扬雄《方言》十:“ 哰、謰謱,拏也(拏借爲讷)。 东齐、周、晋之鄙曰 哰。 哰亦通语也。南楚曰謰謱,或谓之支注,或谓之詀謕。”《广韵》先韵:“謰謱,言语繁絮貌。”厚韵:“连喽,烦貌。”应作“言烦貌”。“喽”,朗斗切,又力侯切。“嗹喽”或“謰謱”,亦作“覼缕”。左思《吴都赋》:“斯实神妙之响象,嗟难得而覼缕。”李善《注》:“覼,力戈切。”又作“罗缕”。《晋书·傅咸传》:“臣前所以不罗缕者,冀因结奏,得从私愿也。”谢灵运《诗》:“罗缕岂阙词,窈窕究天人。”今语“啰囌”、“啰嗦”,即此语所转出。“謰”、“嗹”、“覼”、“罗”,俱属来母。“缕”、“謱”亦属来母,故古爲双声联词。 今“囌”、“嗦”皆属心母。“娄”声固有由来母变爲心母者,如“数”从“娄”声,“娄”属来母。 “薮”从“数”声,属心母。两字亦间有通用者。 如屡教不改,可説成数教不改。 古“覼缕”、“罗缕”爲双声联词,今则爲叠韵联词矣。因“囌”、“嗦”,南北方音皆读如歌韵,其事甚异。 汤炳正:良,贤良之人。 诎,言语钝拙。謰謱:语繁乱貌。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