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词典首页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字词:

 

字词 善为国者,赏不僭而刑不滥
类别 中英文字词句释义及详细解析
释义 善为国者,赏不僭而刑不滥

善于治理国家的人,行赏不过分,刑罚也不滥用。

这是儒家关于实行赏罚的基本原则。语出《左传·襄公二十六年》。楚国大夫伍参之子伍举,由于被谗而逃往郑国,并将去晋。

晋国大夫声子是伍举好友,受命去晋,在郑国郊外与伍举相遇,他向伍举许诺,一定使他返回楚国。

声子回楚后,令尹子木问及晋国情况,并问及晋国大夫与楚国比谁最贤能。声子借机会谈到由于楚国滥用刑罚,至使很多楚大夫逃到晋国,为晋所用,而且成为晋国征伐楚国的重要谋士。

然后由此引伸出“善为国者,赏不僭而刑不滥”的重要命题。他认为行赏过分,赏则泽及不法之人,滥用刑罚,则也会危及好人。

如果不幸,赏罚不善,则宁可赏过分,也不罚过滥。因为刑罚太滥,好人受害,也将危害国家。

声子的理论正是商周以来赏罚要适中的传统思想的发展。在《尚书·夏书》中有“与其杀不辜,宁失不经”的记载。

《商颂·殷武》有“不僭不滥”的诗句。这些都反映了儒家关于赏罚要适中的基本思想。

这一点与后来法家主张的严刑重罚思想有重要区别。

随便看

 

文网收录3541549条中英文词条,其功能与新华字典、现代汉语词典、牛津高阶英汉词典等各类中英文词典类似,基本涵盖了全部常用中英文字词句的读音、释义及用法,是语言学习和写作的有利工具。

 

Copyright © 2004-2024 Ctoth.com All Rights Reserved
京ICP备2021023879号 更新时间:2025/8/14 2:40:4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