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词典首页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字词:

 

字词 商鞅
类别 中英文字词句释义及详细解析
释义 商鞅

【生卒】:约公元前390—前338

【介绍】:

中国战国时期政治家、思想家,法家代表人物之一。

原姓公孙,名鞅,亦称卫鞅。后受秦孝公封商邑、号商君,故又称商鞅。初为魏相公叔座家臣,后入秦进说秦孝公。秦孝公元年(前356)任左庶长,旋升大良造,先后两次实行变法,主张废井田、开阡陌,奖励耕战,取消分封制和世袭制,实行郡县制,统一法令等。

两次变法成功,奠定了秦国富强的基础。秦孝公死后,商鞅遭贵族诬陷被处以车裂之刑。《汉书·艺文志》著录有《商君》二十九篇,今存二十四篇,为战国时法家所辑录,这些著作反映了他的思想。商鞅用朴素辩证的观点解释历史现象,认为历史是按“上世”、“中世”、“下世”演变发展的,“亲亲”、“尚贤”、“贵贵”是分别这世的特征。社会上没有永恒不变的制度,“世事变而行道异”(“开塞”),“治世不一道,便国不法古”(《史记·商君列传》)。商鞅认为历史中的变化,都由于“必然之理”放“必为之势”、所谓“时势”就是各时代的不依人的意志为转移的客观情况。商鞅注意到时代的变化,以这种变化作为变法的依据,打击了为奴隶主旧贵族服务的形而上学历史观。商鞅辩证发展的历史观对以后的进步思想家产生了深刻的影响。

随便看

 

文网收录3541549条中英文词条,其功能与新华字典、现代汉语词典、牛津高阶英汉词典等各类中英文词典类似,基本涵盖了全部常用中英文字词句的读音、释义及用法,是语言学习和写作的有利工具。

 

Copyright © 2004-2024 Ctoth.com All Rights Reserved
京ICP备2021023879号 更新时间:2025/8/12 8:03: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