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词 | 商品流通税 |
类别 | 中英文字词句释义及详细解析 |
释义 | 商品流通税 我国在1953年修正税制后开征的一个税种。 是在某些产品原征的货物税、营业税、营业税附加及印花税的基础上合并简化成的一种税。商品流通税的特点是,税源集中,实行一次课税制,应税商品纳税后,行销全国,不论再经过多少环节,均不再征税。根据1952年12月31日政务院财经委员会的规定,商品流通税的征收范围是卷烟、烤烟叶、酒、面粉、皮毛、棉纱、火柴、唱片、酸、碱、化学肥料、盘纸、报纸、轮胎、轮带、原木、水泥、平板玻璃、有色金属、生铁、钢材、焦炭及其副产品、矿物油及其副产品共22类商品。以生产应税商品的工厂和销售应税产品的国营商业机构为纳税人,按商品种类划分税目,除啤酒采用定额税率定量计征外,其他商品均采用比例税率。 在工厂销售或商业调拨环节,按国营商业牌价或税务机关检定的价格计税。税率为5~66%,共33个。1958年税制改革后,商品流通税与货物税、营业税、印花税合并为工商统一税。 |
随便看 |
|
文网收录3541549条中英文词条,其功能与新华字典、现代汉语词典、牛津高阶英汉词典等各类中英文词典类似,基本涵盖了全部常用中英文字词句的读音、释义及用法,是语言学习和写作的有利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