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词 | 唐伯元 |
类别 | 中英文字词句释义及详细解析 |
释义 | 唐伯元 【生卒】:1540—1598 【介绍】: 明学者。 字仁卿,号曙台。广东澄海人。万历二年(1574)进士。历任万年县令、南京户部主事、进郎中、海州判官、尚宝司丞、吏部员外郎、考功、文选郎中。 早年师事吕怀。对王守仁的心学持批判态度,认为守仁所倡导的心学,完全背离了孔、孟正宗儒学,所谈致良知之说,更是如鬼如蜮。 主张应以物为本体。指出“道无体,性无体,仁无体,诚无体,总之以物为体。外物无道、无性、不仁、不诚,此吾道与异端之说辩。 ”(《醉经楼集解》)认为一切应以物为本体,离开物,当然谈不上什么道、性、仁、诚。在理与欲的关系上,主张不必灭欲。因为人生来就有种种欲望,所谓七情六欲,人皆有之。 只要“欲我当欲,与人同欲”(同上)即可。那种存天理、去人欲的做法,实际上是假仁假义,不仁不义。同时指出性与心是两回事。认为性禀乎天,无有不善,而心则有善有不善。 如果去掉心和性,仅就身而言,则与禽兽相差无几。因而进一步提出“反身修德”的学说。 即:“性可顺,心不可顺,以其附乎身也。身可反,心不可反,以其通乎性也。故反身修德,斯为学之要。”(《明儒学案》)圣贤之所以为圣贤,就在于他们顺乎性,反乎身,修身以顺性。而凡夫之所以为凡夫,就在于顺乎身。同时他还提出,治国齐天下,应以修身为本。 认为“物有本末,身其本也,家国天下皆末也,末有本乱,而末治者。”(《论学书》)所以,天子应以修身为本,庶人也应以修身为本,修身方能复性。人人都能如此,则天下大治。 《明史》卷282有传。 著作有《醉经楼集解》。(章洁) |
随便看 |
|
文网收录3541549条中英文词条,其功能与新华字典、现代汉语词典、牛津高阶英汉词典等各类中英文词典类似,基本涵盖了全部常用中英文字词句的读音、释义及用法,是语言学习和写作的有利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