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词 | 哀南夷之莫吾知兮,旦余济乎江湘。 |
类别 | 中英文字词句释义及详细解析 |
释义 | 哀南夷之莫吾知兮,旦余济乎江湘。 【集校】: 《文选》陈本:哀南夷之莫吾知兮,且余济兮江湘。 《文选》尤本:哀南夷之莫吾知兮,旦余济兮江湘。 《文选》六臣本:哀南夷之莫吾知兮,旦余济乎江湘。 校语:(乎)五臣作于。 洪兴祖:哀南夷之莫吾知兮,旦余济乎江湘。校语:乎,一作于。 朱熹:哀南夷之莫吾知兮,旦余 校语:一无 黄省曾、朱多煃、庄允益:同洪本。 明繙宋本:同洪本。校语亦同。 汪瑗:同朱本。 毛晋:哀南夷之莫吾知兮,旦予将济乎江湘。 戴震、汪梧凤:哀南夷之莫吾知兮,旦予济于江湘。 校语:于,一作乎。 胡克家:兮当作乎,此尤本 袁本、茶陵本、楚辞皆可证。 闻一多:湘字不入韵,疑此文上或下脱二句。 姜亮夫:余济,朱本作余将济,引一本无将字。寅按:以下文乘鄂渚句而观,则爲已成之事,此处不得言将。然南夷句爲领起下文之词,意谓将入于南夷也,则有将字是也。 详注中。乎,洪、朱同引一本作于。寅按:于乎古音近,故义得相通。 沈祖緜:乎,《文选》作兮。胡克家曰:兮当作乎。乎者,歎而不怨之词。 苏雪林:屈赋每以四句爲一 故姜寅清谓此在《九章》中爲“变调”。又以洪朱同引一本“不顾”下有“兮”字,谓“此异文爲最可疑。 又以文义论之,上言冠佩,下言世溷浊,已不相属,而又承以青虬白螭之乘,益见其倒颠之甚。江有诰以爲明月句上棁一句。 文义仍不相属,此中必有错简,盖不可知矣。”笔者谓姜氏言是。这数 古人著作多写或刻在竹简上,竹简日久霉朽碎裂,后之整理屈赋之人,随便搭配,遂成今日之格局。。 【集释】: 王逸:屈原怨毒楚俗疾害忠贞,乃曰:哀哉!南夷无知我贤也。 旦,明也。济,渡也。 言己放弃,以明旦之时始去,遂渡江湘之水。言明旦者, 吕向:南夷,谓楚也。莫吾知,谓莫知我也。 言渡水而去之。 洪兴祖:《国语》云:楚爲荆蛮。 汪瑗:上“世溷浊而莫余知”,泛举一世而言,此“哀南夷之莫吾知”,专指楚国而言。直至重昏而终身爲一段,皆一气讲下,不过反覆言己好此奇服,而楚人旣莫我知,亦惟隐去而已矣,决不能变心以从俗也。旦,早朝也。犹言明日遂行耳,甚言欲去之速也。 江湘,二水名。曰湘沅,曰鄂渚,曰辰阳等语,皆豫道其所经之路。曰车马,曰舲船,皆豫道其所乘之具。意谓吾将由此道,乘此具,从此而远去矣。 黄文焕:自负之后,忽然乞怜曰:哀南夷之莫吾知。夫斥之爲南夷而犹望其吾知,何意之卑也?与游之,望华何徃乎?瑶圃崑仑之后,亟曰:将济沅湘,又何地之近也?可游之瑶圃崑仑何在乎?如彼志愿,乃遭如此景况, 钱澄之:南夷,不指郢,指江湘以南皆夷地也。世溷浊而莫知矣,南夷非人所居,岂有知之者乎?然与其处人世而不见知,固不如处 王夫之:南夷,武陵四南蛮夷,今辰沅苗种也。旣被迁江南,将 林云铭:欲济江湘而东行,故名楚爲南夷。点《涉江》。 蒋骥:南夷,斥楚人。 济江湘者,原自陵阳至辰溆,必济大江而历洞庭也。按湘水爲洞庭正流,故《水 奚禄诒:原初放,涉江而去,哀己年老,故思齐乎天地日月,以竢君之一悟。 此是第二叚。 戴震:湘水自洞庭入江,故洞庭之下,得兼江湘之目矣。 王伯厚云:屈原楚人,而《涉江》曰:哀南夷之莫吾知,是以楚俗爲夷也。阴邪之类,谗害君子,变于夷矣。 胡文英:自楚南以迄粤东西,皆在郢都之南。重华卒于粤西,故承上而言南夷岂能知我。 然今将济江湘而就之,宁不哀哉?观下文“哀吾生之无乐兮,幽独处于山中”可见。旧注谓屈子斥楚爲南夷, 刘梦鹏:南夷,如孟子东夷、西夷之称,谓郢也。南人变态,萎美实甚,谁与玩芳?予将济江湘矣。 江, 陈本礼:南夷,指辰阳苗夷。 此临行夜中忖度语也。已伏下具有行,将往告之意矣。 一旦字见被罪出于意外,顷刻便行,不能稍容竚足矣。 胡濬源:南夷,不斥言楚,借言边鄙夷人也。立言之体此。 王闿运:南夷,南人,谓靳尚也。 《思美人》曰:观南人之变态。恨之,故夷之。 徐英:《涉江》篇名,当从此得。本济大江而乘鄂渚,言江湘者,此本追述过程,通言之耳。犹《思美人》,本循汉水而通言遵江夏也。自此以下,历写行程,与《哀郢》所陈,并爲千古述征诗赋之祖,亦后世游记之嗃矢也。 闻一多:《墨子·兼爱中篇》“以利荆楚干越与南夷之民。”南夷盖指大江南今湖南省地。 济江湘,当是济江湘而北行。 文怀沙:南夷,南方的夷人。旦,天亮。 (《屈原集》注) 高亨:南夷,与南人同意,指楚国的 旦,早辰。(此二句依韵当属上段。 ) 姜亮夫:南夷,王逸以爲屈原怨毒楚俗,故称楚爲南夷。洪补更引《国语》楚爲荆蛮之言以成之。 是屈子指斥宗国,岂卽班孟坚所谓忿怼忘身者耶?然《涉江》全篇,并无怨毒楚国之意;屈赋全文,亦无蔑视宗邦之情。 王、洪之説,显爲不当!朱熹但言南夷爲楚国,亦未允。 南夷之夷,卽不爲恶谥,而南字则有据中原以临南服之意;此当出于第三者之口,不得爲屈子自道。南夷,宋末王伯厚《困学纪闻》特以春秋大义爲之解説,其言曰:“‘哀南夷之莫吾知’,是以楚俗爲夷也,阴邪之类,谗害君子,变于夷矣”云云,殊爲比附,全谢山注《纪闻》云:“屈子岂肯以楚爲夷,曰南夷者,指放逐之地言之也。盖近于苗疆矣,故曰夷。”云云,其义至爲精微,然证验未备,人莫得而徵之。 考之张守 又《战国策·秦策三》“齐有东国之地,方千里,楚包九夷,又方千里。”是楚境,固得有诸夷矣。又《史记·吴起列传》:“楚悼王素闻起(吴起)贤,至则相楚,……于是南平百越。”《后汉书·西南夷列传》:“及吴起相悼王,南併蛮越,遂有洞庭、苍梧”。所谓诸夷,盖卽此等拓土开疆之地。起之楚,在悼王之末,而洞庭、苍梧已入土归流,以迄怀王,盖五十余年,而其俗未变,原以南放入辰溆,自在苍梧诸地也。 又按春秋以来,南北之畔甚剧。《左传》成九年:“南冠而絷者谁也。”林注:“南冠,楚冠也。”襄十八年:“晋人闻有楚师,师旷曰:‘……南风不竟,多死声。楚必无功’”又成七年:“蛮夷属于楚者,吴尽取之。”襄十三年:“赫赫楚国,抚有蛮夷,奄征南海”。又《国策·秦策、魏策》言:“楚之九夷”详《史记·李斯传》九夷索隐。按下言济江湘,乘鄂渚,步马山臯,邸车方林,上沅而回水,发枉渚,宿辰阳,入溆浦,终至于幽处山中,则涉江而往者,乃辰沅之西,盖楚之西极,隐指三苗之所杂居也。则此句乃将西入辰溆,逃避幽篁之始,知其本不可居而居,故曰哀。 则南夷盖卽指辰溆以西之异族而言,必不爲楚国明矣。 此莫吾知,盖亦指南夷荒远,无知我之人,非谓朝堂之无知己者也。〇旦余将济乎江湘,当与上句易读,言余于旦日,将济江湘发轫之时也。此济江湘乃虚拟之词。不然,则下言乘鄂渚、步山臯皆在湘水之东,此已渡湘水,岂不颠倒已甚乎?盖此乃远流南夷之始,故余思及南夷无人相知而兴悲也。诸家沿《章句》之 朱季海:《战国策·秦三》:“谓魏冉曰:齐有东国之地,方千里;楚苞九夷,又方千里”,是楚境故奄有诸夷也。又《史记·孙子吴起列传》:“武侯疑之而弗信也,……惧得罪,……卽之楚。楚悼王素闻起贤,至则相楚,……于是南平百越”,《后汉书·南蛮西南夷列传》:“及吴起相悼王,南并蛮越,遂有洞庭、苍梧”,虽详略不同,而文皆相应。据《六国表》:楚悼王凡二十一年,魏武侯元年当悼王之十六年,则起之楚,已在悼王之末,是自楚之有洞庭、苍梧,中更肃王、宣王、威王以迄怀王之立,不过五十 悼王以来,楚实多故,虽有其境宇,殆未遑变俗也。平方远渡江湘,自惟出入洞庭、苍梧之境,其地虽南夷旧壤,亦重华、二妃所曾游,《涉江》所言,正是卽目,旣前圣难依,宗邦弥远,徒对南夷,此 苏雪林:“哀南夷”“济江湘”乃倒装句。 杨胤宗:南夷,指沅湘之间濮獠民族,属印度尼西亚系,古代长江流域之土著也。盖尝论之,屈子有极高寒之理想,亦有极热烈之感情,登崑仑,食玉英,与天地同寿,与日月齐光,固诗人之豪语耳,然仁义内修,英华外发,古人所谓立德、立功、立言三不朽者,岂非与天地同其寿年,日月同其光明者乎?行文至此,不可止而遽止焉,下转旦济江湘,迺本文正面写实,其山川之幽丽,与夫艸木云岚之杳霭,皆可想象而见之。 《涉江》起势轩昂,与《怀沙》,《抽思》首起凄凉沉郁弗同,其声韵高亢中,复见斯人磊落自负之光景,至日月句,戛然而止,若骐骥奔驰,遽于 刘永济:屈子此篇,本述被放在道 吴孟复:南夷,旧解纷纭不一,王逸谓“怨毒楚俗”,尤非。 按:章太炎曰:“‘夷’,本‘人’字,声转得名。‘夷’古音当作人脂切,‘人’‘夷’双声,其韵爲‘脂’‘真’次对转”(《国故论衡·语言缘起説》)。闻一多谓卽南人,甚是。按《荀子》谓“楚分爲三、四”,自陈至淮北地,当时称东国(见《国策》);则江南称爲南人,固其宜也。 来东之东,蒋天枢认东爲地名,则南亦地名(惟与《诗经》之南不同)。莫吾知,卽《论语》“莫吾知也”,意亦卽莫知吾。 按此两句与《思美人》“观南人之变态”一段,当指同一事实。参见彼笺。 “旦余”句:按此“济江湘”乃统下文言之。《思美人》已由陵阳至鄂渚,此又自鄂渚过长江、济洞庭(湘指洞庭),再上沅至辰阳、溆浦,卽《思美人》中所谓“茕茕南行”。以上第一段,写己年老不衰,决心爲济江湘之行。屈原旣至陵阳,无论其爲放逐,爲避秦,均可就此安居,然而又爲江湘之行,盖闻南方楚人(当卽庄 此屈原之所以爲人民诗人、革命诗人也(参见《思美人》新笺)。 蒋天枢:南夷,谓汉北人。 楚之汉北,西周旧南国地也。昭王时的《宗周钟铭》、夷王时的《成鼎铭》,均有“南夷”之称,屈原使用南夷一词,实沿用中原语词,隐其地,故託言南夷。 其人慑于秦不敢有所作爲,故曰莫吾知。济江湘,渡江以至湘也。 王泗原:南夷,卽《思美人》“观南人之变态”的南人,当指楚国江南地区的人。莫,代词,无人。 江湘,卽湘水。《抽思》及《渔父》“江潭”是潭水,构词法同。 江湘不是长江和湘水。这句是説余旦济湘水。 汤炳正:济江由汉水南入于江,济湘则泝江而西过洞庭入江之口。因古称洞庭爲湘,故云。 此谓“南夷”与己风俗殊异,思想隔膜,令人哀痛;但迫于 |
随便看 |
|
文网收录3541549条中英文词条,其功能与新华字典、现代汉语词典、牛津高阶英汉词典等各类中英文词典类似,基本涵盖了全部常用中英文字词句的读音、释义及用法,是语言学习和写作的有利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