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词 | 周恩来 |
类别 | 中英文字词句释义及详细解析 |
释义 | 周恩来 【介绍】: 1898年3月5日生,原籍浙江绍兴,生于江苏淮安。 1917年毕业于天津南开中学后,赴日本求学。1919年回国,在天津参加“五四”运动,组织觉悟社。 1920年赴法国勤工俭学。1921年加入中国共产党。1922年发起组织旅欧中国少年共产党,同年夏转入中国共产党,任中国社会主义青年团旅欧支部书记、中共旅欧支部领导人。1924年回国后任中共广东区委员会委员、常委兼军事部长,黄埔军校政治部主任。 1925年任国民革命军第一军政治部主任、副党代表,东征军总政治部主任。1926年任中共中央组织部秘书兼中央军委委员、中共浙江区军事委员会书记。 1927年领导上海工人第三次武装起义;当选为中共第五届中央委员、中央政治局委员,中共中央改组后任政治局临时常务委员会委员;领导南昌起义,任中共前敌委员会书记;“八七”会议上当选为临时中央政治局候补委员,后任中共中央组织局主任。 1928年当选为中共第六届中央政治局常委,后任中央组织部部长,中央军委书记,并在此后三年多时间里实际主要主持中央工作。 1931年底进入中央革命根据地,先后任中共苏区中央局书记,中国工农红军总政委兼第一方面军总政委,中央革命军事委员会副主席,中华苏维埃共和国中央执行委员会主席团委员。1934年参加长征。 1935年遵义会议后任中央革命军事委员会副主席,中央3人军事指挥小组成员。1936年底亲赴西安,代表中共促成了西安事变的和平解决。抗日战争期间,先后任中共中央军委副主席,中共中央长江局委员兼宣传部部长和军事部部长,南方局书记,国民政府军事委员会政治部副部长。1945年当选为中共第七届中央政治局委员、书记处书记,并继续担任中央军委副主席。1946年兼代中央军委总参谋长,协助毛泽东领导全国解放战争。1949年后一直担任国务院总理,曾兼外交部部长,并任中共中央军委副主席,中共第八届、十届中央委员会副主席,中共第九届中央政治局常委,第一届全国政协副主席,第二至四届全国政协主席。 1976年1月8日在北京病逝。他作为中国共产党、中华人民共和国的主要领导人之一,作为中国人民解放军的创建人之一,与毛泽东等人一起提出制定了中国革命和社会主义建设的路线、方针、政策,亲自主持制定并组织实施了中国发展国民经济的前几个五年计划,参与制定并亲自执行重大的外交政策。 其主要著作收入《周恩来选集》。 |
随便看 |
|
文网收录3541549条中英文词条,其功能与新华字典、现代汉语词典、牛津高阶英汉词典等各类中英文词典类似,基本涵盖了全部常用中英文字词句的读音、释义及用法,是语言学习和写作的有利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