呜呼哀哉
[结构] 偏正式。 [释义] 原表示感叹或悲哀。常用于祭文,表示对死者的哀痛。 现借指死亡或完蛋。呜呼:叹词,表示叹息。 哉:语气助词,表示感叹。 [出处] 《诗经·大雅·召曼》:“于(wū)乎哀哉!维今之人,不尚有旧。”《左传·哀公十六年》:“孔丘卒,公诔之曰:……茕茕余在疚,呜呼哀哉,尼父!” [功能、例句] ❶ 作句子。清·袁枚《祭妹文》:“纸灰飞扬,朔风野大,阿兄归矣,犹屡屡回头望汝也。呜呼哀哉!呜呼哀哉!” ❷ 作谓语。 《红楼梦》一六回:“将秦钟打了一顿,自己的老病发了,三五日便呜呼哀哉了。” [附条] ❶ “呜呼痛哉”。《三国演义》五七回。 ❷ “呜呼”。鲁迅《记念刘和珍君》。 [同义] 一命呜呼 寿终正寝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