吴澄
【生卒】:1249—1333 【介绍】: 字幼清,抚州崇仁(令江西崇仁县)人。 我国宋、元时期的学者,教育家。世称草庐先生,因程钜夫为其草舍题“草庐”二字而得名。官至元朝翰林学士、太中大夫。在哲学思想上,想居朱熹与陆九渊之间。 认为“理在气中,原不相离”,“气”为“理”所主宰,又主张为学至要在于“心”,“学必以德性为本”,到头来还是崇信朱熹的“格物”学说。提倡人性善说,但因受“浊气”而变恶,故需以教育改变其气质,使之变善。 教育的作用在于使“闻见之知”启发“德性之知”。教学原则上主张“求诸己之身”,“求天地之性”与“身上实学”。 在道德教育上注重自我修身养性,其修养方法是:主敬存养、约情归性;慎独、日省。 著有《老子注》、诸经《纂言》等。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