君子三乐
孟子对人生理想的表述。 《孟子·尽心上》:“君子有三乐,而王天下不与存焉。父母俱存,兄弟无故,一乐也;仰不愧于天,俯不怍于人,二乐也;得天下英才而教育之,三乐也。”父母健在,兄弟无灾,正可躬行孝悌,共叙天伦之乐,是为一乐事;为人坦诚磊落,上无愧于天,下无愧于人,诸事无憾,心安理得,是为二乐事;得天下优秀人才而施以教育,“而天下后世,将无不被其泽矣”(朱熹集注),是为三乐事。按:“而王天下不与焉”有二解:其一,“王天下”并不包括在“三乐”之中;其二,“王天下”的乐趣也不能与此“三乐”相比。 于字意皆通。后儒就“三乐”发挥说:“此三乐者,一系于天(指“一乐也”),一系于人(指“三乐也”),其可以自致者,唯不愧不怍(指“二乐也”)而已。 学者可不勉哉!”(朱熹集注引林氏曰)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