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词 | 司马昭复夺受禅台 |
类别 | 中英文字词句释义及详细解析 |
释义 | 司马昭复夺受禅台 元杂剧。李寿卿撰。《录鬼簿》(曹楝亭刊本)著录。贾仲明订本略作《复夺受禅台》。简名《受禅台》。已佚。本事出于《三国志·魏书》。据《文帝纪》:延康元年(220),汉献帝迫于魏王曹丕威势,“乃召群公卿士,告祠高庙。使兼御史大夫张音持节奉玺绶禅位……乃为坛于繁阳”。是为“受禅台”。又据《三少帝纪》,魏末,司马懿父子相继专权。至司马昭,任相国,封晋王,建天子旌旗,势焰熏天,魏主已成傀儡。魏咸熙二年(265)八月,司马昭死,其子司马炎嗣位。十二月,魏主曹奂被迫“诏群公卿士具仪设坛于南郊,使使者奉皇帝玺绶册,禅位于晋嗣王,如汉魏故事”,是即“复夺受禅台”。具体情节不详。按:元李取进撰有同名杂剧,亦为《录鬼簿》著录,已佚。 |
随便看 |
|
文网收录3541549条中英文词条,其功能与新华字典、现代汉语词典、牛津高阶英汉词典等各类中英文词典类似,基本涵盖了全部常用中英文字词句的读音、释义及用法,是语言学习和写作的有利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