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词 | 史迪威事件 |
类别 | 中英文字词句释义及详细解析 |
释义 | 史迪威事件 太平洋战争爆发后,经美国总统罗斯福提议,同盟国决定设立中国战区,由蒋介石担任统帅。 1942年1月,蒋介石请求罗斯福总统指派一位高级将领来华,担任中国战区统帅部参谋长。1月29日,美国陆军部任命史迪威中将为美国驻华军事代表、中缅印战区美军司令官、美国对华租借物资管理统制人、滇缅公路监督人、在华美国空军指挥官、中国战区参谋长。史迪威来华后,在以战胜日本为主要目的的同时,又力图控制蒋介石集团,由此引起了史、蒋间的冲突。史迪威主张国民政府和军队均须进行改组,动员一切力量抗击日本。 这使蒋介石很不高兴。后来,又在指挥权限、缅甸对日作战部署等问题上,同蒋介石发生冲突。 1944年9月26日,史迪威致函美国参谋长,猛烈抨击蒋介石借抗日为名攫取美援,推行消极抗日、积极反共政策。同时还要求蒋介石把围堵陕甘宁边区的胡宗南部队调往抗日前线,并极力主张美援物资应分配给包括八路军在内的所有抗日部队,这些要求进一步激起了蒋介石的忌恨。 其间,罗斯福曾派赫尔利来华协调,但未获结果。蒋介石借口“难于领导”史迪威,坚决要求罗斯福更换他人。 美国政府出于战后格局考虑,于10月25日宣布召回史迪威,代之以魏德迈。 |
随便看 |
|
文网收录3541549条中英文词条,其功能与新华字典、现代汉语词典、牛津高阶英汉词典等各类中英文词典类似,基本涵盖了全部常用中英文字词句的读音、释义及用法,是语言学习和写作的有利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