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词 | 台湾之战 |
类别 | 中英文字词句释义及详细解析 |
释义 | 台湾之战 中法战争期间中国爱国军民保卫祖国领土台湾的战斗。1884年8月4日,法国海军少将利士比率军舰数艘进犯台湾基隆,封锁港口,威逼清守军投降,遭到严正拒绝。次日晨,法军炮击基隆炮台。清守军开炮还击。法舰依仗优势火力轰毁清军炮台,派海军陆战队强行登陆。清督办台湾军务大臣刘铭传指挥清军官兵全力攻杀,打死打伤侵略军一百多人,夺炮四尊,迫使法军败退海上。10月初,法国远东舰队司令孤拔率海军主力再次进犯台湾,分兵攻打基隆和沪尾(今淡水)。在刘铭传指挥下,中国正规军与台湾地方部队浴血抗敌。由于基隆炮台在8月间已被轰毁,又基于战略考虑,中国军队放弃基隆,集中兵力退守沪尾。台湾人民纷纷参军,又自动组织民兵,并踊跃捐献,积极援助守军抗法。8日,法舰猛轰沪尾炮台,并掩护法军八百人登陆强攻。清军与民兵配合夹击,法军伤亡惨重,逃归军舰。自基隆进犯的法军,也被台湾爱国军民一再挫败。从10月23日起,法国侵略者改用舰队封锁海面,妄图孤立守台清军。刘铭传电清调派北洋舰队解围支援,被李鸿章托词拒绝。广东、福建、上海等沿海人民突破法舰封锁,不断运送军械物资援助台湾同胞的爱国斗争。在香港的中国商人亦拒供食物给法国人,中国工人拒搬法国货物、拒修法国兵舰。在全国人民的支援下,台湾军民坚持爱国抗法斗争八个月,粉碎了法军夺占台湾的计划。1885年10月清政府改建台湾为行省。次年,以刘铭传为巡抚,进一步加强了中央政权与台湾的统属关系。 |
随便看 |
|
文网收录3541549条中英文词条,其功能与新华字典、现代汉语词典、牛津高阶英汉词典等各类中英文词典类似,基本涵盖了全部常用中英文字词句的读音、释义及用法,是语言学习和写作的有利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