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词 | 古代印度 |
类别 | 中英文字词句释义及详细解析 |
释义 | 古代印度 印度取名于印度河。 我国古书上称身毒、天竺,唐始称印度。地理范围相当于现在的巴基斯坦和印度二国的领土。主要居民有达罗毗荼人和雅利安人。 上古印度史分为:(1)印度河流域的上古文明(哈拉帕文化,公元前3500-前1500);(2)亚利安人入侵印度后,原始公社制解体时期(前500-前1000);(3)城市国家的形成时期(约前1000-前600);(4)摩揭陀王国的兴起,早期佛教时代(前600年-前4世纪);(5)奴隶制帝国时代-孔雀王朝至贵霜帝国(前4世纪末-公元4世纪);(6)奴隶制解体时期-笈多王朝(4世纪-6世纪)。古代印度的社会特点是:政治上四分五裂,很少有统一的局面;等级制度突出;农村公社的残余长期存留。印度是佛教的策源地,佛教文学、艺术对世界产生过一定的影响。 |
随便看 |
|
文网收录3541549条中英文词条,其功能与新华字典、现代汉语词典、牛津高阶英汉词典等各类中英文词典类似,基本涵盖了全部常用中英文字词句的读音、释义及用法,是语言学习和写作的有利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