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词典首页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字词:

 

字词 叔本华
类别 中英文字词句释义及详细解析
释义 叔本华

【生卒】:1788—1860

【介绍】:

德国哲学家。

生于但泽市。父亲是一位富有的银行家,母亲是一位小说家。他于1809-1811年入哥丁根大学、1811-1813年入柏林大学学习哲学、自然科学和梵文文学。他喜欢研究柏拉图和康德的哲学;在柏林大学时听过费希特(Fichte)的哲学课程,但丝毫没有受到影响。

他还把谢林(Schelling)和黑格尔称为“哲学的空谈”。1820-1831年他在柏林大学担任讲师。以后迁居到莱因河畔的法兰克福城,从事写作。他的主要著作有:《作为意志与表象的世界》(1819)、《论自然中的意志》(1836)以及《伦理学的两个基本问题》(1841)等。

叔本华哲学的基本观点是唯意志主义。

他认为我们生活的世界是一种纯粹表象(现象),它的实体就是康德说的物自体即意志(力)。因此,现象世界是观念的(表象的),而真实的世界是意志(非理性的力)。

在心理学上,叔本华把性本能看作是心理的动力。

他认为在人身上非理性的性本能起著主要的作用,它和理性相冲突。由于有这样的冲突,使人产生痛苦、空虚和悲观失望等等,只有依靠文饰作用的机制才能产生理智。但是由于本能驱力和理智的冲突使个人处在需要(痛苦的)状态,经受著折磨,得不到本能的满足,只有重复的强迫感。这样,人就通过他的意志奋斗来获得满足,以后又重新奋斗,以致永无止境。他宣称,人生多苦,其唯一的出路就是升华,即死后归天。他还把升华看作是借助音乐、诗歌,甚至同情的爱来逃避非理性的本能力量,或者得到安慰,因为所有这些活动对意志都有一种镇静的作用。

叔本华的这些思想不仅对以后的弗洛伊德有影响,而且也影响了其它的心理学家。

随便看

 

文网收录3541549条中英文词条,其功能与新华字典、现代汉语词典、牛津高阶英汉词典等各类中英文词典类似,基本涵盖了全部常用中英文字词句的读音、释义及用法,是语言学习和写作的有利工具。

 

Copyright © 2004-2024 Ctoth.com All Rights Reserved
京ICP备2021023879号 更新时间:2025/8/16 11:24:0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