双花堇菜
【名称出处】:《中国高等植物图鉴》 【概况】: 异名 短距堇菜(《长白山植物药志》),谷穗补(云南崩江)。 基源 为堇菜科堇菜属植物双花堇菜的全草。 原植物 双花堇菜Viola biflora L. 形态 多年生草本。 地下茎粗短;地上茎细弱,1~3分枝,无毛。基生叶具长而细弱的柄;茎生叶柄稍短;叶片肾形,偶近圆形,长1.5~3cm,宽2~5。 m,先端圆,基部深或浅心形,边缘具钝齿,两面散生细短柔毛;托叶草质,矩圆形、卵形或半卵形,全缘或有疏锯齿,长4~5mm。花单生于叶腋,萼片5,线形,顶端钝或圆,基部附属器不明显;花瓣5,黄色,下面1瓣近基部有紫色条纹,距短,长25~3mm。 蒴果圆球形,长4~7mm,无毛。花期4~5月,果期7~8月。(图见《中国高等植物图鉴》.第2册.915页.图3559) 生境与分布 生于高山、草原及高海拔的草坡上或疏林中。 分布于华北、东北、西北及云南、西藏。 欧洲、中亚、西伯利亚、克什米尔地区、印度东北部、喜马拉雅山区、朝鲜北部、日本及北美西北部也有分布。 。【药性】: 主治 《新华本草纲要》:“根茎:治跌打损伤,吐血。”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