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词 | 原蚕蛾 |
类别 | 中英文字词句释义及详细解析 |
释义 | 原蚕蛾 【名称出处】:《别录》 【概况】: 异名 晚蚕蛾(《日华子本草》)。 基源 为蚕蛾科蚕属昆虫家蚕蛾的雄性成虫干燥全体。 原动物 家蚕蛾Bombyx mori L. 形态 成虫全身密被白色鳞片,体长1.6~2.3cm,翅展3.9~4.3cm。 翅黄白至灰白色,前翅外缘顶角后方向内凹切,各横线色稍暗,端线与翅脉灰褐色,后翅较前翅色淡,边缘鳞毛稍长。雌蛾腹部肥硕,末端钝圆,雄蛾腹部狭窄,末端稍尖。 幼虫体色灰白至白色,胸部2~3节稍见膨大,有皱纹。腹部第8节背面有一尾角。 。【生药】:采集 夏季捕捉,取雄性蚕蛾,以沸水烫死,晒干。 中国大部分地区均有饲养。 加工炮制 取原药去翅,足,炒后入药。 贮藏 置干燥处,防蛀。 。【化学】: 含蛋白质、20多种的游离氨基酸及脂肪油。 有报道,雄蛾脂肪油的性质与蚕蛹油极相似。从蛾翅曾分离3种荧光物质,其中主要者为青荧光物质,它是一种喋呤(Pterin),定名荧光青(Fluorescyanine)。还含细胞色素C(Cytochrome c),变态激素α-脱皮松。 参考文献 中药大辞典.下册.上海人民出版社,1977:1831 。【药性】: 性味 咸,温。 ❶ 《别录》:“热。有小毒。” 归经 入肝、肾经。 ❶ 《本草经疏》:“入肾。” 功效 补肝益肾,壮阳涩精。 主治 阳痿,遗精,白浊,尿血,创伤,溃疡及烫伤。 ❶ 《别录》:“主益精气,强阴道,止精。” 用法用量 内服:入丸、散。外用:研末撒或捣烂敷。 使用注意 《本草经疏》:“阴虚有火者忌之。” 。【临床应用】: 方选和验方 ❶ 蚕蛾散(《救伤秘旨》)止血定痛生肌:晚蚕蛾、白芷、当归头、陈石灰各等份。 共研细末,敷。 ❸ 天蛾散(《胜金方》)治刀斧伤及一切金疮,止血生肌:晚蚕蛾为末,掺匀,绢裹之。 单方应用 ❶ 《千金方》:“治阳痿:原蚕蛾(未连者)30g,阴干、去头、足、毛羽。末之,白蜜丸如梧子。夜卧服1丸。 ” |
随便看 |
|
文网收录3541549条中英文词条,其功能与新华字典、现代汉语词典、牛津高阶英汉词典等各类中英文词典类似,基本涵盖了全部常用中英文字词句的读音、释义及用法,是语言学习和写作的有利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