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词 | 卷柏 |
类别 | 中英文字词句释义及详细解析 |
释义 | 卷柏 中药名。 见《神农本草经》。别名:豹足,求股,神投时,还魂草,万年青。为卷柏科植物卷柏Selaginella tamariscina(Beauv.)Spring的全草。多年生草本,主茎短或长,直立,下著须根。 各枝丛生,直立,干后拳卷,密被瓦状叶。叶小,异型,交互排列;侧叶披针状钻形,基部龙骨状,先端有长芒,近轴的一边全缘,宽膜质,远轴的一边膜质缘极狭,有微锯齿;孢子囊穗生于枝顶,四棱形;孢子叶三角形,先端有长芒,边缘有宽的膜质;孢子囊肾形,大小孢子的排列不规则。生于岩石上。分布广东、广西、福建、台湾、浙江、江苏、江西、河北、山东等地。 春、秋均可采收,但以春季采者绿质嫩为佳。 采后剪去须根,酌留少许根茎,去净泥土,晒干。 药材:干燥全草,全体卷缩成团,似拳形,有时似扁球形状,大小不一。枝叶丛生,形扁有分枝,绿色或棕黄色,向内卷曲,枝上密生鳞片状小叶。 质脆,易折断。基部残留少数簇生的须根。无臭,无味。 以绿色、叶多、完整不碎者为佳。除上述品种外,尚有垫状卷柏的全草亦同等入药。炮制:卷柏炭:取洁净的卷柏,置锅内用武文炒至外表现焦黑色,内呈焦黄色,喷淋清水,取出,晒干。 味辛,性平。入肝经、肾经。生用破血,炒用止血。 生用治经闭,癥瘕,跌打损伤,腹痛,哮喘;炒炭用治吐血,便血,尿血,脱肛。内服:煎汤,4.5~9克;浸酒或入丸、散。外用:捣敷或研末撒。 孕妇忌服。 ❷ 治跌打损伤,局部疼痛:鲜卷柏每次30克(干者15克)。每日1次,煎服(《泉州本草》)。 ❸ 治腹痛、喘息及吐血:卷柏、小血藤、白花草、地胡椒。用酒泡1周,中午空腹服(《四川中药志》)。 ❹ 治胃痛:垫状卷柏60克,水煎服。 水煎服。 烧存性为末。每服9克,酒下;也可饭丸服(《仁存堂经验方》)。 ❾ 治血崩、白带:卷柏15克。水煎服。 ❿ 治汤火伤:鲜卷柏捣烂敷(《湖南药物志》)。 现代临床用于婴儿断脐止血:取卷柏叶洗净,烘干研末,高压消毒后,贮瓶固封。在血管钳的帮助下断脐,断端撒上药粉0.5~1.0克,1~3分钟后松开止血钳,即能达到止血目的。含黄酮、酚性成分、氨基酸、海藻糖等多糖炎类少量鞣质。 |
随便看 |
|
文网收录3541549条中英文词条,其功能与新华字典、现代汉语词典、牛津高阶英汉词典等各类中英文词典类似,基本涵盖了全部常用中英文字词句的读音、释义及用法,是语言学习和写作的有利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