卫河
发源于河南省辉县苏门山百泉,卫河上游有三源:淇水、汤水、洹水。 三源在辉县合河村汇流后称卫河。从内黄县流入大名县,流经魏县、馆陶县,境内段长68.97公里。 在馆陶县徐万仓与漳河汇合后,称卫运河。 沿馆陶县东境流长40.5公里,西属河北省,东属山东省。 卫河在历史上就以航运著称,沿岸码头、集镇众多,十分繁荣。在50年代开挖了东风渠、卫西干渠。60年代以来,兴建了卫河扬水灌区,并建有军留、岔河嘴、龙王庙、窑厂、路庄等大中型扬水站5处,装机容量7300多千瓦,控制灌溉面积50多万亩。1972年和1978年国家对卫河和卫运河分期进行了治理,卫运河行洪能力由原来1070立方米每秒,提高到4000立方米每秒,卫河行洪能力由原来750~850立方米每秒,提高到7500立方米每秒。卫河发源地和流经的大部分地区属于春秋之卫地,故名。隋朝大业年间曾加以开挖,作为御用运河,因而又称御河。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