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词 | 卢克莱修 |
类别 | 中英文字词句释义及详细解析 |
释义 | 卢克莱修 【生卒】:公元前99年—公元前55年 【介绍】: 生于罗马共和国末年,与凯撒是同时代人,生平事迹已无从查考。 据公元4世纪的基督教学者圣杰罗姆引证古代传记材料中谈到,他因患精神病服毒药而自杀;也有传说因服春药而死,不过,这可能是某个伊壁鸠鲁派的论敌的捏造。他留给后世的唯一著作是用拉丁文写成的长诗《物性论》。该书通过详细介绍伊壁鸠鲁的学说阐述了他的唯物论思想,为我们保存了系统了解和研究古代原子唯物论哲学的珍贵文献。 卢克莱修生活的时代,恰是罗马共和国末年,内战不断,社会动荡不安,宗教迷信和贵族政权结合,晚期斯多阿主义和怀疑论盛行。在这种社会背景下,他谴责统治者的侵略扩张,宣传唯物论,力图用科学和理性的力量“从人的心灵解开那束缚著它的可怕的宗教锁链”,振作罗马民族的精神。其思想的基本特点是用大量的经验事例和逻辑类比阐明哲学观点。 自然观上,他坚持原子论哲学的原则,又作了重要补充和发展:(1)肯定无感觉事物可以转化成有感觉事物;(2)认为原子不仅数目无限,形状多样,而且同一形状的原子也形态各异,由此造成事物的差别。(3)提出原子偏斜运动的原因不是它的重量,而是人类心灵的意志。讨论心灵和灵魂的本性是其思想的核心。他认为心灵是人的理性部分,生命的指导和控制力量;灵魂分布全身,是生命和感觉的原因;人类灵魂有四重本性:风、热、气和深藏在身体中难以命名的第四本性。灵魂不能离开肉体生存,人的生命在于二者的结合。万物最终都要走向死亡,死并不可怕,新旧交替是自然的规律。 卢克莱修以批判宗教为其最终目标。他认为宗教起因于人对自然的无知和恐惧。宇宙作为整体是永恒的,但我们生存的世界却要毁灭;自然按自己的规律产生和运动,没有神灵的干预,也没有神灵的居所。神的观念不过是心灵中的肖象;肖象是从事物中流射出来的薄膜,它构造精细、发生迅速、保持原物的形状,可以射入心灵,为心灵所储藏。 宗教与人间的悲惨境况相关,又是人间邪恶和苦难的孵育者。卢克莱修对人类历史也有深刻见解,认为由于火的发现和金属工具的制造与使用,使人类从野蛮时代进入文明社会。文明发生于对自然的模仿,国家法律通过契约而建立。人类追求物质生活的欲望,带来了文明,也带来了战争。 卢克莱修继承并发展了伊壁鸠鲁的哲学,将原子运动和人类自由意志联系起来,把唯物论和无神论融合在一起,揭示了宗教观念的认识论根源,推崇人类理性,确信社会进化,代表了古代朴素唯物论的最高成就,也对文艺复兴时期人文主义者反对中世纪信仰主义、禁欲主义起了积极作用。 |
随便看 |
|
文网收录3541549条中英文词条,其功能与新华字典、现代汉语词典、牛津高阶英汉词典等各类中英文词典类似,基本涵盖了全部常用中英文字词句的读音、释义及用法,是语言学习和写作的有利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