单蕊黄芪
【名称出处】:《青海中草药》 【概况】: 异名 色卡(藏族名、《全国中草药汇编》)。 基源 为豆科黄芪属植物单体蕊黄芪的根。 原植物 单体蕊黄芪Astragalus monadelphus Bunge 形态 多年生直立草本,茎高约60cm。单数羽状复叶,小叶7~17枚,长椭圆形,长9~28mm,宽4.5~11.5mm,顶端圆形,有细尖头,基部阔楔形,下面被疏柔毛,托叶长披针形,急尖,具缘毛。总状花序腋生,有花10余朵,排列紧密,花序轴被毛,总花梗长4~13cm,苞片线形,顶端渐尖,边缘具睫毛;花萼钟状,长约8mm,外面被疏白色柔毛,里面无毛,萼齿线形,长2.5~3mm,有暗褐色毛;花冠黄色,旗瓣倒卵形,顶端圆形,微凹,自中部向下渐狭成爪状;子房被毛,有子房柄,花柱、柱头无毛。 荚果梭状或披针形,膨胀,长约2cm,宽约0.5cm。子房柄较萼筒短,被毛。 花期7~8月,果期8~9月。(图见《中国主要植物图说·豆科》.411页.图405) 生境与分布 生于海拔3000~3800m的山坡草地、针叶林下或灌丛中。 分布于甘肃、青海、四川。 。【药性】: 《新华本草纲要》:“根入药,功效、主治等同黄芪。”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