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词 | 协议性国际分工原理 |
类别 | 中英文字词句释义及详细解析 |
释义 | 协议性国际分工原理 由日本一桥大学教授在其著作《对外贸易论》(1950年4月出版)中提出来的。 该原理主要是论述在成本长期递减下的国际分工和国际平衡的原理。达成协议性国际分工应具备三个条件:(1)必须是两个(或多数)国家的资本、劳动禀赋比率没有多大差别、工业化水平等经济发展阶段大致相等,协议性分工的对象商品在哪个国家都能生产。(2)做为协议对象的商品,必须是能够获得规模经济的商品。(3)不论哪个国家,实行专业化的产业和让给对方的产业之间没有优劣之分。 产业优劣主要取决于:规模扩大后的成本降低率与随著分工而增加的需求量及其增长率。 |
随便看 |
|
文网收录3541549条中英文词条,其功能与新华字典、现代汉语词典、牛津高阶英汉词典等各类中英文词典类似,基本涵盖了全部常用中英文字词句的读音、释义及用法,是语言学习和写作的有利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