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词 | 华侨殖民论 |
类别 | 中英文字词句释义及详细解析 |
释义 | 华侨殖民论 20世纪初首次出现的华侨历史理论。1904年梁启超著《中国殖民八大伟人传》为其滥觞。梁氏深感中国积弱不振,力求寻找振兴中华之道,特别是他周游东南亚、澳大利亚和北美等地之后,对西方殖民主义和帝国主义的殖民活动深为羡慕和赞赏,遂萌发把“华侨”和“殖民”联系起来的想法。他认为,华侨在南洋的开拓者*罗芳伯、*叶亚来等,并不亚于西方殖民者哥伦布、李文斯通等,成绩卓著,应子赞扬;在海外的中国移民,应予保护;应该承认在海外的华侨社会为中国的殖民地。后来,胡绍南著《华侨殖民领袖传》、羲皇正胤著《南洋华侨史略》、温雄飞著《南洋华侨通史》、刘继宣和束世澄合著《中华民族拓殖南洋史》、李长傅著《中国殖民史》等,均在不同程度上受梁氏理论之影响。其核心思想是:殖民活动是合法的、合理的,是民族的骄傲,因此华侨理应得到政府和社会的支持。当时中国本身受帝国主义列强瓜分和奴役,积弱不振,根本不存在向海外进行殖民扩张的任何物质条件。故与其说它是中国人要求向海外进行殖民扩张的理论(这是一种不切实际的幻想,是大国沙文主义的虚火),不如说是反映了中国人要求振兴中华的一种强烈愿望。《中华民族拓殖南洋史》导言说明其编书宗旨是“唤起民族之自觉心,恢复民族之自信力”,即为此理论之精神实质。 |
随便看 |
|
文网收录3541549条中英文词条,其功能与新华字典、现代汉语词典、牛津高阶英汉词典等各类中英文词典类似,基本涵盖了全部常用中英文字词句的读音、释义及用法,是语言学习和写作的有利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