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词 | 华人马来语 |
类别 | 中英文字词句释义及详细解析 |
释义 | 华人马来语 又称中华马来语。印度尼西亚土生华人使用的次标准马来语或低级马来语。18世纪开始在巴达维(荷兰人称巴达维亚,Batavia)马来语(Melayu Betawi)基础上逐步形成的马来语的重要分支。19世纪中叶以后迅速发展。其特点是:除具有次标准马来语或低级马来语的特点外,还大量吸收外来语(荷兰语、英语),尤其是华语(闽南方言)词汇;基本语法属马来语语法,但亦受华语语法结构的某些影响,如人称代词生格附著形式以及所有格短语结构等。随著华人经济势力的发展和文化水平的提高,华人马来语文学随之兴盛。1882—1960年间,共涌现出土生华人作家及翻译家806人,翻译和创作文学作品2757部,此外尚有佚名作家作品248部,两者合计3005部。其中*李金福对推动华人马来语文学的发展作出了巨大的贡献,被誉为“华人马来语文学之父”。华人马来语文学对推广马来语和促进印度尼西亚语的最后形成起了重要作用。 |
随便看 |
|
文网收录3541549条中英文词条,其功能与新华字典、现代汉语词典、牛津高阶英汉词典等各类中英文词典类似,基本涵盖了全部常用中英文字词句的读音、释义及用法,是语言学习和写作的有利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