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
近代中国社会的性质。 中国封建社会延绵数千年,至明代初期出现资本主义生产关系的萌芽。但从明末起一直实行的“重本抑末”政策,以及圈地、海禁、屠城、闭关政策,使商品经济受到压制和打击。此时西方资本主义积极向外扩张,19世纪40年代初期的鸦片战争是这种扩张在中国的典型表现。外国资本主义的武力侵入,既结束了中国领土和主权完整的时代,也开始了自然经济的瓦解过程,从而使中国社会呈现出半殖民地半封建的特征。 其具体表现是:自给自足的自然经济基础虽被破坏,但封建剥削制度依然存在,并同买办资本和高利贷资本相结合,在社会经济生活中占据优势;民族资本主义虽然有某些发展,但并没有成为中国社会经济的主要形式,不仅力量弱小,而且大部分与外国资本主义和国内封建主义相联系;外国资本的势力不仅操纵著中国的经济,而且操纵著中国的政治,中国只是表面上维持著独立,实际上既不完全是封建主义制度,又不完全是资本主义制度,也不是完全的殖民地。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