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词 | 半夏 乌头 |
类别 | 中英文字词句释义及详细解析 |
释义 | 半夏 乌头 【中医理论】 乌头、半夏本为相反药对,但合用于一方自古有之,乌头与半夏同用,如《金匮要略》之赤丸方、《张氏医通》之冷哮丸、《和剂局方》之青州白丸子、如圣饼子、如神止泻丸、《证治准绳》白附饮等。两药合用于一方,用于风寒湿痹、中风瘫痪、胸痹、胃痛、痈疽等症。 【药理研究】 1.对小鼠耐高温能力的影响[1] 乌头为制川乌,先以适量水浸30min后,电炉加热至沸,120min后,双层纱布过滤,滤渣再加适量水,煎沸30min再过滤,合并两次滤液,浓缩至lml相当0.4g(40%)。半夏为姜半夏,制剂过程同乌头,但第1次煎沸时间为30min,浓缩为40%液。混合液为上述两种煎液实验时按比例临时混合的药液。 高温室:为自行设计安装的恒温箱,可以连续观察动物情况,温度显示精度:0.1℃,温度控制为±0.5℃,测温探头在鼠上方1cm左右。实验控制温度:50℃。动物经称量体重后分为实验条件对照组,实验组的对照组给水,实验及其余各组分别予同容积甲状腺粉悬液,甲状腺粉0.4g/kg体重,灌胃给药,每日1次,共3d,第4d,对照组,空白对照组均给水0.2ml/10g体重,其余各组均等积药液,30min左右,放入预热至50℃的高温室中,每次1或2组,观察小鼠活动,记录死亡时间,以分钟为单位,死亡判断标准:运动停止;辅助指征:尾部紫绀,眼球色淡。第1批昆明小鼠,乌头与半夏以2∶1剂量比配伍,结果见表16-5-1。第2批用NIH小鼠乌头与半夏以3∶1剂量比配伍结果,见表16-5-2。 表16-5-1 甲亢昆明小鼠经口给予制川乌、姜半夏对高温耐受力的影响 比较结果,服用黑附片煎剂、(2∶1)及(4∶1)附半合剂、炙川乌煎剂、(2∶1)及(4∶1)川半合剂的12个组的小鼠,均未出现死亡,仅在60g/kg炙川乌煎剂组有2只小鼠出现呕吐;而相应的(2∶1)川半合剂组有1只小鼠现呕吐,服用炙草乌煎剂及(2∶1),(4∶1)草半合剂的6个组中,小鼠均有不同程度的呕吐、流涎、出汗,后肢麻痹,呼吸困难等明显的毒性症状出现,其中有5个组有小鼠死亡。 从表16-5-15、表16-5-16的动物死亡数及毒性症状反应来看,黑附片、炙川乌、炙草乌与法半夏用药组与相应同剂量的单味煎剂比较,毒性症状的反应及动物死亡数并未增加。 亚急性毒性试验:选幼年健康兔观察2周,肝、肾功能和外周血象正常的家兔60只,体重1.78±0.18kg,随机分成10组。其中1、2、3组为大剂量组;4、5、6组为中剂量组,7、8、9组为小剂量组,第10组为对照组。每组家兔6只,雌雄各半,每日上午喂食前灌胃给药1次,连续给药14d。给药方案见表16-5-17。第1、4、7组给制川乌煎剂,其剂量分别每日每公斤体重30.0ml,4.0ml,0.558ml,第2、5、8组给法半夏煎剂,其剂量分别为每日每公斤体重90.0ml,12.0ml,1.73ml,第3、6、9组给制川乌+法半夏合剂,其剂量分别为每日每公斤体重120.0ml,16.0ml,2.29ml;第10组用蒸馏水,剂量为每日每公斤体重15.0ml。给药14d后,将试验组动物采血后,随机处死一半,余下动物停药14d采血后再处死。动物被处死后,立即解剖,观察各系统、组织、器官的情况,称取主要内脏器官的重量,并采取病理镜检组织块。 表16-5-17 药物分组给药方案 一般外观行为的观察:给药前各兔表现活泼,反应敏锐,被毛有光泽,紧贴身体,食量及大、小便无异常,眼、口、鼻无分泌物。给药后,多数被试动物活动减少,而制川乌大剂量组,则出现活动增加、好动等兴奋现象,至第13d左右更为显著。法半夏大剂量组,给药最初两天内有短暂食量减少,大便变得较干。混煎液大剂量组食量好,实验3~5d内,有安静伏卧,活动减少等表现。中剂量组中,除混煎液组无变化外,各组动物外观行为与相应的大剂量组动物相比,则反应轻微,持续时间短暂,小剂量各组与对照组动物外观行为无异常。 对体重变化的影响:方法:在给药前称量实验动物体重1次,给药后每隔3d称量体重1次。每次称量时间,均在早晨喂药前进行。结果:除中剂量制川乌组和对照组体重有下降之外,其余各组动物的体重均有缓慢的增加。停药后除混煎液中剂量组之外,其余各组体重均有明显增加。大剂量混煎液组,中剂量法半夏组,小剂量法半夏组和混煎组试验动物的体重,亦逐日增加。表明混煎液组对试验动物的健康和生长、发育状况无明显的有害影响。 对红细胞、白细胞、谷丙转氨酶、血尿素氮的测定:分别于给药前和给药14d及停药14d后进行,测定结果,各组数据统计学处理,无显著性差异。 对病理形态检查:各组动物分别在给药14d后处死一半,另一半于停药后14d外死,并进行了如下检查:尸体肉眼观察:外死动物后立即进行解剖,经肉眼大体解剖观察,无异常发现。病理镜检:处死动物后,立即选取心、肝、肾、肺及部分大脑组织作HEPAS(肝组织),碱性磷酸酶染色。观察记录标准:“+”表示有组织损伤或有其他病变;“-”表示无组织损伤及其他病变。糖原及碱性磷酸酶之含量记录标准:“ 观察结果:HE染色:各实验组动物之心、肝、肾,及随机抽取的12只动物脑组织检查结果均未发现损伤性病理变化。各实验组上述组织与对照动物相比,在组织改变方面并无质和量的差异。PAS染色:实验动物肝细胞内糖原经PAS染色后呈鲜红颗粒,经淀粉酶消化后PAS对照染色为“-”,结果见表16-5-18。 表16-5-18 肝细胞糖原含量程度(HE染色) 碱性磷酸酶染色:肝组织碱性磷酸酶染色均在肝窦细胞内显示出活性,肝细胞则呈“-”反应。观察记录中所见“±”,均为窦壁细胞酶反应扩散至邻近的肝细胞所致,故未分析。肾脏近曲小管上皮细胞刷状缘均显示出酶活性,其含量见表16-5-19。 表16-5-19 肝细胞糖原含量程度(碱性磷酸酶染色) 【临床应用】 1.治疗类风湿性关节炎[6] 采用法半夏12g,制川乌6g,配合党参、白术、秦艽、独活等药物治疗类风湿性关节炎15例,显效12例,好转2例,无效1例。 据聂氏报道[7],半夏、川乌与白蔹合用治疗痹症50例,疗效好无副作用。将半夏、川乌、海藻、甘草、甘遂等同用一方,均未出现不良反应,且取得满意的临床疗效。 2.其他 林氏[8]报道,川乌、半夏、丹参、藜芦、甘遂、甘草等相反药物合用于同一方中,对于250例临床疗效观察,并无毒副作用,且对一些慢性疾病,疗效较为满意。 古代有用乌头配半夏组成的复方青洲白丸子《太平惠民和剂局方》治疗中风痰厥;乳香寻病丸《奇效良方》治疗瘫痪;乌头丸《备急千金要方》治疗癥瘕积聚;芫花丸《外台秘要》治疗寒疝;冷哮丸《张氏医通》治疗哮喘;天香散《圣济总录》治疗麻风顽痹;如圣饼子《太平惠民和剂局方》治疗偏正头痛;《永类铃方》载药治疗癫癎;长来汤《辨证录》治疗胸痹心病;白附饮《证治准绳》治疗呕吐;如神止泻丸《太平惠民和剂局方》治疗泄痢;骨碎补丸《太平惠民和剂局方》治疗筋挛骨病;赤石脂丸《金匮要略》治疗寒气厥逆;大定风丸《疡医大全》治疗痛风历节;大豆汤《千金翼方》治疗水肿;姜汁文汤《外台秘要》治疗哮喘;十四味建中汤《太平惠民和剂局方》治疗虚损;《杂病源流犀浊·六淫门》中有方用于预防中风再发,现代有用此配伍组方治疗风湿痹痛、破伤风及胃脘痛[9]。 【参考文献】: 1 刘源,陈馥馨,高晓山.中药十八反研究.北京:中医古籍出版社,1991;110 2 刘源,陈馥馨,高晓山.中药十八反研究.北京:中医古籍出版社,1991;113 3 凌一揆,罗光宇,李玉纯,等.“十八反”药物相互作用的研究.上海中医药杂志,1987;(8):47 4 凌一揆,罗光宇,李玉纯,等.“十八反”制川乌法半夏的初步实验.成都中医学院学报,1987;(2):32 5 胡剑琴,肖庆慈,金健元,等.中药“十八反”运动实验研究.成都中医学院学报,1987;(总96):32 6 刘源,陈馥馨,高晓山.中药十八反研究.北京:中医古籍出版社,1991;117 7 聂伯纯.十八反研究.陕西中医学院学报,1989;12(2):43 8 林通国.中药十八反研究.成都中医学院学报,1981;(3):58 9 苗明三.常用中药毒理学.北京:中国中医药出版社,1997:356 |
随便看 |
|
文网收录3541549条中英文词条,其功能与新华字典、现代汉语词典、牛津高阶英汉词典等各类中英文词典类似,基本涵盖了全部常用中英文字词句的读音、释义及用法,是语言学习和写作的有利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