千里找根
【概况】: 异名 隔夜找娘、绿包藤、癫浆包藤、小轻藤(云南),克赛麻套(傣语),金鸡纳藤、发冷藤(广西)。 基源 为防己科青牛胆属植物波叶青牛胆的干燥茎。青牛胆属全世界约20种;中国约7种,半数以上为药用植物。 原植物 波叶青牛胆Tinospora crispa(L.)Miers(T.gibbericaulisHand.Mazz.;T.mas;tersii Diels),又名绿藤(云南)。 形态 攀援落叶木质藤本,长达120cm。嫩枝圆柱形,黄绿色,老枝褐色,有显著突出的皮孔。单叶互生,叶柄长1.5~5cm;三角状卵圆形,长5~10cm,宽3.5~9cm,顶端渐尖,基部深心形或近截形,两面光滑无毛,基出脉5~7条。 花单性异株,为腋生或顶生的总状花序或聚伞圆锥花序;雄花萼片6,2列;花瓣6,较小;雄蕊6,花丝分离;雌花萼片与雄花相同;花瓣匙形;退化雄蕊6,棒状。核果卵圆形,长约1.5cm,径约1cm,熟时橙黄色,内果皮近六角形,长6~7mm,宽3~4mm,具疣状凸起。(图见《云南中草药选》.121页.图57) 生境与分布 生于稀疏杂木林内,路旁,村寨旁篱笆上。分布于广西、云南。 。【生药】: 采集 秋季采收,晒干或鲜用。 贮藏 置干燥处,防霉蛀。 【化学】: 茎含苦皂甙(Picroretin)、植物甾醇。叶含挥发油、生物碱。 参考文献 新华本草纲要,第1册上海科学技术出版社,1988∶182 【药性】: 性味 苦,凉。 功效 清热解毒,通经活血,收口生肌。 主治 骨折,挫伤,刀伤,痢疾,腹胀,痈疖肿毒。 ❶ 《云南中草药》:“通经活血,收敛生肌。” ❷ 《云南思茅中草药选》:“清热解毒,驱虫。” 用法用量 内服:煎服,9~15g。外用:研末调敷。 。【临床应用】: 单方应用 ❶ 《云南中草药选》:“治骨折,软组织挫伤,刀伤:鲜千里找根适量,冲绒外敷,7日换1次。” ❷ 《云南思茅中草药选》:“治痈疖疮肿,无名肿毒,蛇咬伤:鲜绿包藤适量,捣烂敷。”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