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词 | 千斤拔 |
类别 | 中英文字词句释义及详细解析 |
释义 | 千斤拔 中药名。 见《植物名实图考》。为豆科植物蔓性千斤拔Moghania philippinensis(Merr.et Rolfe)Li的根。 千斤拔,又名:土黄鸡,牛大力,千斤吊,大力黄,牛尾荡等。 直立或披散亚灌木,高1~2米。 根系向下直伸,长1米许。幼枝有棱角,披白柔毛。 叶互生;3出复叶;托叶2片,三角状,长约1厘米,具疏茸毛;叶柄长2~3厘米,被长茸毛;小叶矩圆形至卵状披针形,长4~9厘米,宽2~4厘米,先端略钝,有时具小锐尖,全缘,基部在叶背边缘密被茸毛,上面被稀疏的短茸毛,下面密生长茸片;小托叶2片,线形。花两性,腋生,短总状花序稠密;花梗长1~1.5厘米;花苞2裂;萼5裂,披针形,在最下面的1片最长;花冠略长于萼,粉红色,旗瓣秃净,圆形,基部白色,外有纵紫纹;翼瓣基部白色,有柄,前端紫色;龙骨瓣2片,基部浅白色,前部互相包著雌雄蕊;雄蕊10,两体,花药黄色,圆形;雌蕊1,子房上位。 荚果长8~10毫米,径约5毫米。种子2枚,圆形。花期8~9月。果期10月。 生长于山坡草丛中。分布福建、台湾、广西、广东、四川、江西等地。秋后采挖,洗净,切段,晒干。干燥根呈圆锥形,长15~30厘米,根头部较膨大。外表棕红色,有明显皮孔。皮部易剥落。 商品多切成长约3~7厘米的斜片状。质坚硬,断面白色,粉性,呈菊花心。产广东、广西、四川等地。味甘辛,性温。 祛风利湿,消瘀解毒。治风湿痹痛,慢性肾炎,跌打损伤,痈肿,喉蛾。 内服:煎汤,15~30克。外用:磨汁涂或研末调敷。 ❶ 治风湿筋骨痛及产后关节痛:千斤拔每次21~30克,同猪蹄1只,以酒、水各半炖烂,去渣,食肉及汤。 ❸ 治妇人白带:千斤拔21~30克,同猪精肉60~90克,宽水同炖,去渣,食肉及汤(❶ ❷ ❸ 出《江西中医药》(10):64,1957)。 ❺ 治慢性肾炎:千斤拔30~60克,水煎服。 ❼ 治黄肿:千斤拔30克,酒磨服。 ❽ 治喉蛾:千斤拔研细末,吹入喉内。 含内酯(香豆精)、酚类、氨基酸。 |
随便看 |
|
文网收录3541549条中英文词条,其功能与新华字典、现代汉语词典、牛津高阶英汉词典等各类中英文词典类似,基本涵盖了全部常用中英文字词句的读音、释义及用法,是语言学习和写作的有利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