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代名物 > 人體類 > 軀幹部 > 胸 > 𩩲骬 𩩲骬 héyú 亦稱“𩩲”、“鳩尾”、“尾翳”。胸骨下端之蔽心骨,即胸前骨。其稱始見於先秦典籍,今沿稱。《靈樞經·骨度》:“缺盆以下至𩩲骬長九寸。”張景岳注:“𩩲骬以下至天樞長八寸,過則胃大,不滿則胃小。”《淮南子·精神訓》:“子求行年五十有四而病傴僂,脊管高於頂,𩩲下迫頤,兩脾在上,燭營指天。”晉·皇甫謐《鍼灸甲乙經》:“腹自鳩尾循任脈下行至會陰凡十五穴……鳩尾,一名尾翳……在臆前弊骨下五分,任脈之别。”
古代名物 > 人體類 > 軀幹部 > 經穴 > 鳩尾 > 𩩲骬 𩩲骬 héyú 𩩲骬同𩩲骭, 详该条❶。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