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代名物 > 日用類 > 宴飲部 > 貯酒器 > 𦉢 𦉢 líng 亦作“瓴”。貯水或盛酒之器。大腹,寬肩束頸,口微侈,有蓋及兩耳。瓦製或青銅製。“𦉢”字始見於金文,青銅𦉢有自銘為“尊靈”或“旅𦉢”者,肩上雙耳多作獸形,出現於西周,沿用至春秋時期。古籍中多作“瓴”。《淮南子·脩務訓》:“今夫救火者,汲水而趍之,或以甕瓴,或以盆盂。”《說文·缶部》:“𦉢,瓦器也。”王筠句讀:“字與《瓦部》瓴同。”《廣韻·平青》:“瓴……似罌有耳。”《集韻·平青》:“𦉢……或从令。”按:“𦉢”與罍器形相似,古音亦相近,且罍名漸消時,正是𦉢行用之際,故當是罍之流變。参見本類“仲義父𦉢”。 𦉢līnɡ (古代盛酒或水的瓦器或青铜器。有盖, 束颈, 宽身, 有耳, 无足) earthen or bronze utensils for holding water or wine in ancient times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