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词典首页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字词:

 

字词
类别 中英文字词句释义及详细解析
释义

�()


甲骨文合集593,殷
貞𠔁彈不允僕。

甲骨文合集3601,殷
乙未卜, , 貞𠔁……

甲骨文合集10968,殷
貞乎帚妌田于𠔁。

甲骨文合集29400,殷
□寅卜, [王]往田□𠔁
《説文》: “𠔁, 分也。 从重八。 八, 别也, 亦聲。 《孝經説》 曰: ‘故上下有别。’”
據 《説文》, “𠔁”是兩個 “八”的疊加(重八, 會意), 意義、 讀音(八亦聲)與“八”都比較接近。卜辭中作地名。
有意思的是, 許慎引 《孝經》不包含 “𠔁”字, 揆其意, 似本應作 “故上下有𠔁”。 於此可見“𠔁”、“别”二字緊密的音義關係。

☚ 介   公 ☛

�()


睡虎地秦墓竹簡·秦律十八種168,戰國至秦
萬[石一積而]比𤛿之爲户。

漢印文字徵
沈𤛿長印。

漢印文字徵
沈𤛿太守章。

漢印文字徵
犁侵之印。

漢印文字徵
犁宫。

張景造土牛碑,東漢
男子張景記言,府南門外勸[農]土牛,□□□□,調發十四鄉正,相賦斂作治,并土人、犁、耒、艸、蓎、屋,功費六七十萬,重勞人功,吏正患苦。

蕩陰令張遷碑陽,東漢
路無拾遺,犁種宿野。

法義兄弟姊妹等造像記,北魏
……劉阿思、王犁姜、劉桃姬……

石經五經,唐
力行無度,播弃犁老。
《説文》: “𤛿, 耕也。 从牛黎聲。”
𤛿, 《段注》: “俗省作犁。”這種省作在漢印中已不鮮見。 典籍多作“犁”、“犂”。“犁”既作動詞,耕也,又爲名詞,指犁地的農具。作爲農具,犁由耒發展而來。雖然戰國時期已出現鐵犁,但“犁”字是在漢代文獻中才逐漸多起來的。這一定程度上反映了鐵犁推廣使用的年代。

☚ 牢   牴 ☛

�()


甲骨文合集4931,殷
中示。 𪴶。

亞𪴶盉, 殷周金文集成9326, 殷
亞{𪴶}。

亞𪴶父丁鼎, 殷周金文集成1848,西周早期
亞 {𪴶父丁}。

𤼈鐘, 殷周金文集成246, 西周中期
𤼈𧻚𧻚。

史牆盤,殷周金文集成10175,西周中期
亟㺇(宣)慕(謨), 昊(昭)亡(無)𪰖(斁)。

虢季子白盤,殷周金文集成10173,西周晚期
𧻚𧻚子白, 獻𢦞(聝)于王。

攻敔王光劍,殷周金文集成11666,春秋晚期
(敔)王光自乍(作)用鐱(劍),𧻚余允至, 克多攻。

陳侯因敦, 殷周金文集成4649,戰國晚期
侎(纂)(嗣)𧻚文。

中山王鼎, 殷周金文集成2840,戰國晚期
𫊣(吾)先(祖)𧻚(桓)王。

曾姬無卹壺,殷周金文集成9710,戰國
聖𧻚之夫人曾姬無卹。

董武鐘,殷周金文集成34,戰國
戌𧻚搏武。
《説文》: “𧻚, 𧻚田, 易居也。 从走亘聲。 ”
許慎所謂“𧻚田, 易居”, 謂换田(耕種), 變易居所(居住)。
“𧻚”在古文字中有三種代表性形體: 从止/走/辵, 亘聲。 三個不同形旁意義相通。也有人認爲早期甲骨文字形當分析爲 “从止从亘,亘亦聲”,是盤桓之 “桓”本字; 亘有盤曲旋回義。 金文中作人名。 部分讀爲 “宣”。 銘文每見“𧻚𧻚”, 即傳世文獻之“桓桓”, 威武貌, 如虢季子白盤 “𧻚𧻚子白, 獻𢦞(聝)于王”。

☚ 䟒   止部 ☛

�()


天亡簋,殷周金文集成4261,西周早期
亡𧴧爵𢓴橐。

盨, 殷周金文集成4469, 西周晚期
又(有)進𢓴。

中山王方壺, 殷周金文集成9735,戰國晚期
(退)與者(諸)𥎦(侯)齒(長)於𨗥(會)同。

兆域圖銅版,殷周金文集成10478,戰國晚期
𨔥(進)(退)乏(法)者, 死亡若若。

郭店楚墓竹簡·老子甲39,戰國
攻(功)述(遂)身(退), 天之道也。

郭店楚墓竹簡·老子乙11,戰國
𨒈(遲〔夷〕)道女(如)繢(纇)……道若(退)。

淳于長夏承碑,東漢
進退以禮。

衛尉卿衡方碑,東漢
舉已從政者, 退就𠡠巾。

郃陽令曹全碑陽,東漢
縣前以河平元年遭白茅谷水灾,害退於戌亥之間。

張濬墓誌,唐
優遊□慠, 以榮貞𢓴。
《説文》: “𢓴, 卻也。 一曰行遲也。 从彳从日从, 𢓴或从内。 , 古文从辵。”
甲骨文有“” , 从𣌡(古食器)从, 會食畢退席之意(一説會撤去祭品之意), 即 “𢓴”之初文。 天亡簋、 盨 “𢓴”字所从“𣌡”食器形猶存。 “𣌡”省去圈足即成 “”, 至小篆, 許慎誤析爲 “从日”。
戰國時期, “𢓴”多加从“止”旁(隸古定作“”), 與《説文》古文相合; 或又增“口”爲飾, 如中山王方壺。 後通作 “退”。
退與進相對,古今所同。
甲骨文有一形體,从内(在上)从止(在下),或以爲亦 “退”字,“内”爲聲符。

☚ 待   後 ☛

�()


毛公鼎,殷周金文集成2841,西周晚期
衒(率)褱(懷)不廷方。

眚仲之孫簋,殷周金文集成4120,春秋早期
眚中(仲)之孫爲(尋)()樂子㠱父乍(作)

左行議率戈,殷周金文集成11111,戰國晚期
左行議(率)戈。

古璽彙編4116,戰國
𧗿□角。

詛楚文,戰國
𧗿者(諸)侯之兵。

睡虎地秦墓竹簡·爲吏之道23,戰國至秦
或𧗿(率)民不作。

漢印文字彙編補遺
冬𧗿之印。

張濬墓誌,唐
敷信義於州里,表孝敬於閨閾,𧗵禮而動, 不汲汲於榮華。
《説文》:“𧗿, 將衛也。从行率聲。”
《段注》:“𧗿, 導也, 循也, 今之率字; 率行而𧗿廢矣。 ……將帥字古祇作將𧗿, 帥行而𧗿又廢矣。”
“𧗿”與“”是異體關係。《説文·辵部》: “, 先道也。”先道即先導。

☚ 衙   衛 ☛

�()


□年上郡守戈,殷周金文集成11363,戰國
漆垣工師爽工更長𤘌。

十五年上郡守壽戈,考古1990年06期,戰國
冶工隸臣𤘌。

古璽彙編5528,戰國
𤘌。
《説文》: “𤘌, 武牙也。从牙从奇, 奇亦聲。”

☚ 牙   � ☛

�()


甲骨文合集13662,殷
……勿……齲…………

甲骨文合集13663正甲,殷
貞□于妣甲帚好齲。
《説文》: “𤘐, 齒蠹也。从牙禹聲。 , 𤘐或从齒。”
“齒蠹”即齒中有蛀蟲,甲骨文正象其形。
𤘐, 今通用《説文》或體“齲”。

☚ �   足部 ☛

�()


甲骨文合集18126,殷
𠧟(廼)。
按: 李孝定認爲“𠧟”象一器連座之形,讀音當與“乃”同。

甲骨文合集28074,殷
即征廼𢦏。

甲骨文合集28055,殷
□歳𠧟(廼)往大丁伐王受又又。

甲骨文合集27165,殷
王入𠧟(廼)各於

大盂鼎,殷周金文集成2837,西周早期
𠧟(廼)(召)夾死(尸)(司)戎。

夨令方彝,殷周金文集成9901,西周早期
𠧟(廼)令曰: “今我唯令女(汝)二人亢眔眔夨(左)右(于)乃(僚)(以)乃友事。 ”

師旂鼎,殷周金文集成2809,西周中期
白(伯)懋父𠧟(廼)罰得古三百寽(鋝)。

毛公鼎,殷周金文集成2841,西周晚期
𠧟(廼)唯是喪我或(國)。

攸从鼎, 殷周金文集成2818,西周晚期
𠧟(廼)事(使)攸衛牧(誓)曰……

曾伯陭壺,殷周金文集成9712,春秋
隹(唯)曾白(伯)陭𠧟(廼)用吉金鐈鋚。
《説文》: “𠧟, 驚聲也。从乃省, 西聲。 籀文𠧟不省。或曰: 𠧟, 往也。讀若仍。 , 古文𠧱。 ”
《説文》所謂“从乃省, 西聲”, 非。李孝定認爲“𠧟”象一器連座之形, 讀音當與“乃”同。此説可信。殷周古文字中, “𠧟”用作“廼”, “廼”同 “乃”。

☚ 乃   𠧴 ☛

�()


𪒠鐘, 淅川下寺春秋楚墓273頁,春秋晚期
𪒠𢍰(擇)吉金, (鑄)其反鐘。

𪒠鐘, 淅川下寺春秋楚墓261頁,春秋晚期
𪒠, 吕王之孫。

侯馬盟書1:76,春秋
𪒠。

曾侯乙墓170,戰國
(𪒠)夫之爲左(服)。

秦印文字彙編
□𪒠。

增訂漢印文字徵
𪒠。
《説文》:“𪒠, 𪒠者忘而息也。从黑敢聲。 ”
本義爲善忘而喜臥息。今作“憨”。

☚ 黥   黟 ☛

�()


甲骨文合集1439,殷
𠦪于大甲。

甲骨文合集12859,殷
𠦪于雨。

懷特氏等所藏甲骨文集71,殷
貞𠦪王生于妣庚。

甲骨文合集1190,殷
□未𠦪上甲。

甲骨文合集63,殷
𠦪雨夒。

甲骨文合集32683,殷
𠦪于父丁三十牛。

甲骨文合集30827,殷
弗酒小𠦪學。

甲骨文合集27066,殷
壬寅卜□貞𠦪叀翌日。

雍伯盉,近出殷周金文集録二編3.147頁,殷
𠦪禽人方。

獻侯鼎,殷周金文集成2626,西周早期
唯成王大𠦪。

圉卣,殷周金文集成5374,西周早期
王𠦪于成周。

幾父壺,殷周金文集成9721,西周中期
易(賜)(幾)父示𠦪六。
按: 从二“口”。

九年衛鼎,殷周金文集成2831,西周中期
夒𠦪(幩)(鞃)。
按: 从艸。

录伯簋蓋, 殷周金文集成4302,西周中期
余易(賜)女(汝)𩰤鬯卣金車(𠦪)(較)(𠦪)(鞃)朱虢虎冟(幎)𫁍裏金甬畫(𨍌)金厄(軛)畫𩌏馬(四匹)鋚勒。

杜伯盨,殷周金文集成4450,西周晚期
用𠦪(壽)。

番生簋蓋,殷周金文集成4326,西周晚期
易(賜)朱巿悤黄鞞玉睘(環)玉㻌車電軫𠦪䡈朱𤔔(鞃)虎冟(幎)熏(纁)裏逪衡右厄(軛)畫𩌏畫(𨍌)金童金家金簟弼魚𤰇朱旂(䒞)二鈴。

石鼓文·鑾車
□□。

古璽彙編614,戰國
王𠦪。

睡虎地秦墓竹簡·日書甲種61背,戰國至秦
(煮)(蕡)屨以紙(抵)。
《説文》: “𠦪, 疾也。 从𠦍卉聲。 拜从此。 ”
甲骨文、金文象植物之形。

☚ 夲部   "> ☛

�()


甲骨文合集20281,殷
巳卜𥉁于。

甲骨文合集18085,殷
𥉁。
《説文》: “𥉁, 舉目驚𥉁然也。 从夰从䀠, 䀠亦聲。 ”

☚ 夰部   昊 ☛

�()


鄧公簋,殷周金文集成3775,西周晚期
𤼷(鄧)公乍(作)䧹(應)(嫚)𣬈
朕(媵)𣪕(簋)。

陳公孫𪺞父瓶,殷周金文集成9979,春秋早期
敶(陳)公孫𪺞父乍(作)旅𣬈(瓶)。
《説文》: “𣬈, 人臍也。从囟, 囟, 取气通也; 从比聲。”

☚ 巤   思部 ☛

恨/悔/懣/憤/悶/悵/懆/愴/怛/慘/悽/悲/惻/惜/愍/慇/感/恙/惴/怲/惔/惙/愁/悠/悴/慽/�/患/懾/憚/悼/恐/慴/怵/惕/惶/怖/惎/恥/忝/慙/恧/怍/憐/忍/懲/憬/懇/慟/悌/懌

☚ 憎   恨 ☛

�()


壺, 殷周金文集成9734, 戰國晚期
(以)𢝊(憂)氒民之隹(罹)不(辜)。

郭店楚墓竹簡·老子甲34,戰國
終日(呼)而不𢝊(嚘)。

郭店楚墓竹簡·老子乙4,戰國
(絶)學亡𢝊(憂)。

郭店楚墓竹簡·唐虞之道16,戰國
夫古者舜佢(居)於茅=(艸茅)之中而不𢝊(憂)。

郭店楚墓竹簡·六德41,戰國
(使)此民也𢚧(憂)其身。

上海博物館藏戰國楚竹書一·孔子詩論16,戰國
緑衣之(憂)。

上海博物館藏戰國楚竹書三·彭祖7,戰國
多𢘅(務)者多(憂)。

上海博物館藏戰國楚竹書四·昭王毁室—昭王與龔之𦞠10, 戰國
𫊟(吾)未又(有)(以)𢝊(憂)。

睡虎地秦墓竹簡·日書甲種81背,戰國至秦
乙名曰舍徐可不亡𢝊(憂)。

漢印文字徵
臣毋𢝊(憂)。
《説文》: “𢝊, 愁也。 从心从頁。”
古文字从頁、心,讀作“憂”。“憂”,許慎釋作“和之行也”,當是一個分化字。參部“憂”字。

☚ 慽   患 ☛

�()


甲骨文合集24257,殷
在𠂤𩂣。

秦公鎛,殷周金文集成270,春秋
(以)卲(昭)𩂣(格)孝亯(享)。
按: 卲𩂣, 傳世典籍作 “昭格”, 請神降臨之意。

𩂣十命銅牌, 殷周金文集成11900,戰國
𩂣十命。
按: 𩂣, 地名; 命, 讀“鈴”。

古璽彙編2642,戰國
𩂣

古璽彙編2643,戰國
𩂣去疾。

郭店楚墓竹簡·老子甲19,戰國
(地)相𣌭(合)也, (以)逾甘𩂣(露)。
《説文》: “𩂣, 雨零也。 从雨各聲。 ”

☚ 霝   零 ☛

�()


上海博物館藏戰國楚竹書三·周易24,戰國
初九: (舍)尔(爾)𩂩(靈)龜,觀我𢼸(微)頤, 凶。

張家山漢簡·引書49,西漢
端伏,加頤枕上。
按: 从匠从頁, “匠”爲“𦣞”之訛變。

校官潘乾碑,東漢
矜孤頤老,表孝貞節。

郎中鄭固碑,東漢
頤親誨弟,虔恭竭力。

李頤墓誌,北魏
君諱頤,字連山,南陽孝建人也。

秦洪墓誌,北魏
行年期頤,寢疾七日卒於京師,窆於北芒。

楊乾墓誌,北魏
純貞皎潔,志抽巖岸,頤神清境,積而能散。

張盧墓誌,北魏
壽越期頤,文武備具,志年老彭,禍酷奄據。

高僧護墓誌,北齊
冀保頤壽,世襲才雄。

□靜墓誌,隋
未及期頤之年,奄離辰巳之歲。

吕胡墓誌,隋
論議不絶,異世有人,解頤之談,各擅今古。

耿文訓墓誌,唐
論盖解頤,辯兼藏耳。

趙潑心妻裴婉墓誌,唐
冝膺戩榖,克享期頤。

宋豐墓誌,唐
方欲享彼期頤,以登遐壽。

祖君妻楊氏墓誌,唐
克保遐長,諒因頤養。
《説文》: “𦣞, 顄也。 象形。 凡𦣞之屬皆从𦣞。 , 篆文𦣞。 , 籀文从首。”
“𦣞”後世寫作“頤”, 同《説文》篆文, 會意字, “𦣞”罕見用例。 石刻文字中“頤”之構件“𦣞”形體多變, 唐代祖君妻楊氏墓誌中竟訛作“阜”。
《説文》釋“𦣞”爲“顄也”, 即下巴。 《漢書·王莽傳》: “莽爲人侈口蹷顄。”顔師古注: “顄,頤也。”

☚ 𦣞部   巸 ☛

�()


令鼎,殷周金文集成2803,西周早期
令𢱭(拜)𩒨首曰……
按: 从手𠦪聲。

尹姞鬲,殷周金文集成754,西周中期
𢱭(拜)𩒨首, 對揚天君休。
按: 省形。

三年𤼈壺, 殷周金文集成9727,西周中期
𢱭(拜)𩒨首, 敢(對)(揚)天子休。

匡卣,殷周金文集成5423,西周中期
(匡)𢱭(拜)手𩒨首。

友簋,殷周金文集成4194,西周中期
(拜)𩒨首。
按: 从手从頁。

豦簋,殷周金文集成4167,西周中期
(拜)𩒨首。
按: 从頁𠦪聲。

柞鐘,殷周金文集成134,西周晚期
(柞)𢱭(拜)手, 對(揚)中大師休。

逆鐘,殷周金文集成63,西周晚期
(逆)敢𢱭(拜)手(𩒨)。

宰獸簋,近出殷周金文集録490,西周晚期
獸𢱭(拜)𩒨首。

鄭井叔蒦父鬲,殷周金文集成580,春秋早期
(鄭)井弔(叔)(蒦)父乍(作)𢱭(拜)鬲。

洹子孟姜壺,殷周金文集成9729,春秋
(齊)𥎦(侯)𢱭(拜)嘉命。

上海博物館藏戰國楚竹書三·彭祖8,戰國
狗(耇)老弍(二)拜旨(稽)首。

清華大學藏戰國竹簡一·程寤3,戰國
王及大子發並拜吉夢受商命。

居延新簡EPT52.46A,西漢
昧死再拜。
按: 从二手。

漢印文字徵
董拜。

司徒袁安碑,東漢
十三年十二月丙辰, 𢱭楚郡□守。

雁門太守鮮于璜碑陽,東漢
以延平中拜安邊節使。

史晨後碑,東漢
從越騎校尉拜。

郃陽令曹全碑陽,東漢
拜西域戊部司馬。

高陽令楊著碑陽,東漢
擢𢱭議郎, 遷高陽令。

大將軍曹真殘碑陽,三國魏
拜上軍大將軍。

元瞻墓誌,北魏
就拜平東將軍,即真刺史。

元璨墓誌,北魏
徵拜太中大夫,轉輔國將軍,太常少卿。

元詮墓誌,北魏
少襲王爵,加征西大將軍,尋拜光爵。

元崇業墓誌,北魏
弱冠譽高,拜秘書郎中。

元鷙墓誌,東魏
永平中,拜直閣將軍如故。

薛保與墓誌,隋
入拜侍内都座、大官大羽真河東康王。

陳憲墓誌,唐
旋𢱭右臺殿□侍御史。

龐履温碑,唐
匪親不𢱭, 非賢勿居。

姚晅墓誌,唐
唐召拜殿中侍御史。
《説文》:“𢱭, 首至地也。从手、 𠦪。 𠦪音忽。 , 楊雄説: 拜从兩手下。 ,古文拜。”
商周金文从手𠦪聲; 或作从手从頁, 會稽首之意; 或从頁𠦪聲。 戰國楚簡从二手,會兩手拜首之意。
“拜”是古代一種十分恭敬的禮節,要做到“首至地”。後世用於拜授官職,亦爲尊重之意。

☚ 撿   搯 ☛


甲骨文合集2868,殷
貞[霝] 𡚱……

甲骨文合集6198,殷
貞霝𡚱不死。

懷特氏等所藏甲骨文集882,殷
……𡚱……

亞𠤕妃盤, 殷周金文集成10045,西周早期
亞{𠤕}(𡚱)。

𨟭侯少子簋, 殷周金文集成4152,春秋
妳乍(作)皇妣君中(仲) 𡚱(祭)器八䬦(簋)。
“𡚱”字从女巳聲, 《説文》所無。 甲骨文、 金文用作人名。

☚ ">   妙 ☛

�()


鄀公𧭶簠, 殷周金文集成4600,西周晚期
𧍗(鄀)公乍(作)旅𠥟(䀇), 用追孝于皇(祖)皇考。
按: 讀作“鄀”。

郭店楚墓竹簡·老子甲33,戰國
(螝)䘍(蠆蟲)它(蛇)弗𧍷(蠚)。
按: 𧊝或不省。 从若从二虫。
《説文》:“𧊝, 螫也。从虫, 若省聲。”
從出土文獻看, “𧊝”字始見於西周金文, 但《説文》本義未見。用法讀作“鄀”。至戰國楚簡, “𧊝”有不省“若”者, 从若从二虫。

☚ 蟬   蝦 ☛

�()


漢印文字徵
安臺左塈。

舊館壇碑,南朝梁
昔在西漢三茅來賓,爰塈東晉二許懷真。

崔守約墓誌,唐
塈推才省,終爲挽弩之談; 繼□安陽,果得良弓之嗣。
《説文》: “𡏲, 仰涂也。 从土旣聲。”

☚ 堂   墀 ☛

�()


銀雀山漢墓竹簡·孫臏兵法296,西漢
□□者, 所以當𡑢也。

吴光墓誌,北魏
憑堞餘基,因以氏焉。

奚智墓誌,北魏
逮皇堞徙嵩,更新道制,敕姓奚氏。

寇奉叔墓誌,隋
公乃砌石爲城,營搆樓堞。

李敬墓誌,唐
夫人柳氏,痛失所天,哀深改堞。
《説文》: “𡑢, 城上女垣也。 从土葉聲。 ”
《説文》段注: “𡑢, 今字作堞。 ”漢簡或假“葉”作“堞”。 銀雀山漢簡《守法守令等十三篇》簡796—797: “外葉(堞)高七尺,内葉(堞)高四尺……”

☚ 墉   墊 ☛


甲骨文合集10174正,殷
己酉卜, 亘, 貞帝不我𦰩。
按: 从口,从黑(墨刑之“墨”本字),會受墨刑者歎息之意。卜辭讀“艱”。

甲骨文合集10176,殷
丁巳[卜], 𡧊, 貞我其𦰩。

甲骨文合集10181,殷
貞其𦰩。 三月。

甲骨文合集32017,殷
亡來𦰩。

𦰩鼎, 殷周金文集成2703,西周早期
匽(燕)𥎦(侯)令𦰩(飴)大(太)(保)(于)宗周。
按: 用爲人名。
此字《説文》失收。从口从黑(“黑”爲人受墨刑之形象),會人受墨刑嘆息之意,“艱”之表意初文。

☚ 堇   艱 ☛

�()


居延漢簡甲編1105A,西漢
因報子𠢕前所言事竟。

居延漢簡甲編767,西漢
𠢕北𨼾卒。

漢印文字徵
史𠢕。

漢印文字徵
司馬𠢕。
《説文》:“𠢕, 健也。从力敖聲。讀若豪。”

☚ 加   勇 ☛
00004530
随便看

 

文网收录3541549条中英文词条,其功能与新华字典、现代汉语词典、牛津高阶英汉词典等各类中英文词典类似,基本涵盖了全部常用中英文字词句的读音、释义及用法,是语言学习和写作的有利工具。

 

Copyright © 2004-2024 Ctoth.com All Rights Reserved
京ICP备2021023879号 更新时间:2025/8/15 9:10: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