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词 | (张志民)《推菜车的人》 |
类别 | 中英文字词句释义及详细解析 |
释义 | (张志民)《推菜车的人》《张志民·推菜车的人》原文阅读|主旨理解|赏析|读后感 张志民 露珠儿串串。 喊声儿脆, 胡同儿弯。 朝阳染得菜椒儿嫩, 晨风吹摆小葱儿鲜。 送上门, 推进院。 作千家常客, 结万户朋缘。 车声儿吱吱去, 小曲儿声声远…… 载一片江南, 推一车春天…… 在新诗创作中,有一种诗体相当流行,这就是两行一节、通篇押韵的体式。这种诗体具有两个显著特点:一、就每节而言,干净利落,单纯明快;二、就全诗而言,进展迅速,善于变换角度。《推菜车的人》就是运用这种诗体的一首上乘之作。 北京多胡同小巷,在兴建大型“超市”以前,菜场职工为了方便居民,常常推车上门服务,此诗勾勒的就是这样一幅充满朝气和人情味的生活小品。诗的开头不写别的,而是巧妙地把“汗珠儿”和“露珠儿”并提,这就以小见大,用侧衬正,单纯明快地显示了推菜车人的职业特点:勤劳早起,挥汗推车,新鲜的蔬菜沾满了亮晶晶的露珠……一下子就拉近了和广大居民的距离。接着用极少的字托出了一个兼具声色之美的镜头:喊声或高或低,在你耳边萦绕;胡同或隐或露,在你眼前展现,多么令人愉悦和欣慰!第三节开始转换角度,进行聚焦,犹如展现了一幅清晰耀眼的静物写生画,菜椒儿和小葱如此鲜嫩,其他也就可想而知了。诗的结尾扣住车声和哼小曲儿的声音,步步远去,渐渐“淡出”,终于由实而虚,化作“一车春天”长驻人民心头。不难看出,和全诗不断变换、跳跃的结构相适应,作者在句式和音节的安排上也颇下工夫,具体说来有如下几点:一是各节两两相对,用了偶句,显得十分整齐;二是相邻的两节字数并不相同,最多的有八个字,最少的仅三个字,这样长短交叉,又极富错综变化之美;三是全诗一韵(an)到底,读来琅琅上口,富于音乐性。总之,这是一首可读可诵、值得细细品味的诗篇。 |
随便看 |
|
文网收录3541549条中英文词条,其功能与新华字典、现代汉语词典、牛津高阶英汉词典等各类中英文词典类似,基本涵盖了全部常用中英文字词句的读音、释义及用法,是语言学习和写作的有利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