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词典首页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字词:

 

字词 (四)金堤河及天然文岩渠
类别 中英文字词句释义及详细解析
释义
(四)金堤河及天然文岩渠

(四)金堤河及天然文岩渠

金堤河及天然文岩渠是河南省黄河流域东部的两条平原河道。金堤河原是修金堤时的取土坑,天然文岩渠系历次黄泛故道,经历代疏导而成的排涝河道。
新中国成立后,金堤河干流曾进行过四次治理。1952—1954年对五爷庙至张秋段进行疏导及小河槽开挖,对下游30公里河道筑堤;1958—1961年因大搞引黄蓄灌,节节拦蓄,造成流域内大面积盐碱化;1962—1964年主要扒除阻水工程,对干流疏导、筑堤;1965—1970年正式按3年一遇除涝、20年一遇防洪标准进行治理,疏挖河道70公里,开挖子槽33公里,加高拓宽北小堤23公里。治理后,涝碱面积恢复到1957年前的6.67万公顷以下。但由于引黄退水等原因,河道淤积严重,1974年又对五爷庙至道期的河段进行清淤。4次治理共完成土方2 800余万立方米。1995年,9条干支流共有堤防长度589公里,绿化长度419公里。
黄河逐年淤积,水位抬高,对金堤河下游黄堤与金堤间的三角地区的排涝极为不利。1960年在河口兴建张庄提排站,提水流量12.5立方米/秒。为防黄河高水倒灌,便于黄河枯水时金堤河相机排水,1963—1965年又修建张庄泄水闸,按闸下黄河水位42.48米(该时相应黄河流量8 000立方米/秒)时,张庄闸设计泄水流量270立方米/秒。由于黄河河床不断抬高,到70年代末期,泄水闸已不能自流排水。1980年扩建张庄提排站,安装8台大型立式机泵,装机总容量6 400千瓦,设计提水流量60立方米/秒,基本上能满足三角地区3年一遇内涝排除的要求。
天然文岩渠新中国成立后经3次较大的治理。1956年按10年一遇防洪标准进行全面治理。疏浚天然渠、文岩渠各102公里,大车集以下干流裁弯取直;完成堤防长度分别为天然渠两岸83公里,文岩渠两岸74公里,干流右岸46公里;疏浚支流19条;共完成土方2 200万立方米。1958年大搞引黄灌溉,利用天然渠和文岩渠输水,致使河槽基本淤平,流域内涝灾严重,盐碱地剧增到8.13万公顷。1963—1965年对天然文岩渠进行扩大治理,治理标准按3年一遇除涝,10年一遇防洪,治理范围包括天然渠、文岩渠下段分别42公里和78公里,大车集以下干流46公里,以及5条较大的支流,完成土方1 500余万立方米。70年代初恢复引黄后,天然文岩渠淤积严重,1979年实测,仅天然渠和文岩渠的淤积量就达1 100万立方米。1994年冬,新乡市贷款及集资,对天然文岩渠82.57公里的部分河段进行清淤,完成土方1 250万立方米。1995年,天然文岩渠6条干支流,共有堤防长度532公里,绿化长度323公里,植树22万株。
金堤河和天然文岩渠流域常年受黄河侧渗影响,河口又受黄河洪水顶托,地下水埋深较浅,内涝、盐碱、风沙灾害频繁,加上引黄退水淤积河道,故虽累经治理,仍未完全达到60年代的治理标准。
金堤河流域西部主要是支流柳青河流域。1958年开挖大功总干渠,将柳青河截断,分为东、西柳青河。西柳青河经新挖的总干排水河向北至耿庄入金堤河。1962年停止引黄后,金堤河上游依靠打井灌溉,由于地下水长期超采,地下水位逐年降低,形成漏斗。80年代修建南分干渠,从人民胜利渠南三干引水,向延津北部补水,设计补水面积0.8万公顷。1992—1994年改建原大功总干渠渠首至滑县段,长83.5公里。新建东大功引黄渠首闸,设计引水流量70立方米/秒;总干渠土方按近期流量70立方米/秒开挖,节制闸和桥梁按远期从曹岗引水流量120立方米/秒修建,规划补水面积12.26万公顷,其中长垣2.93万公顷,滑县9.33万公顷。总干以下工程正在逐步配套修建。
金堤河流域东部为若干自南向北支流所分隔,60年代起发展有渠村、南小堤、彭楼等10个大小引黄灌区,涉及长垣、滑县、濮阳、范县、台前5县,规划总灌溉面积15.93万公顷。80年代重点续建配套渠村和南小堤灌区,并先后修建了穿越金堤河的两座倒虹吸管和金堤河柳屯拦河闸,以利于向严重缺水的马颊河流域进行补水。
天然文岩渠流域60年代后发展为引黄灌区,先后修建了韩董庄、祥符株、封丘小大功、辛庄4个灌区以及人民胜利渠东一干祝楼支渠,规划灌溉总面积7.93万公顷。1994年大功总干改建,封丘小大功灌区并入大功引黄灌区。
至1994年,金堤河和天然文岩渠流域合计灌溉面积36.38万公顷,其中农田有效灌溉面积36.24万公顷,占总灌溉面积的99.6%,林果地等其他灌溉面积仅0.14万公顷。已建成万亩以上灌区14个,其中大于2万公顷的大型灌区有韩董庄、祥符株、大功、渠村、南小堤5个;0.66万~2万公顷中型灌区有辛庄、石头庄、彭柚、邢庙、王称固5个;0.066万~0.66万公顷小型灌区有于庄、满庄、王集孙114个,合计有效灌溉面积12.82万公顷,占全流域农田有效灌溉面积的35.4%。渠道绿化长度合计1 975公里。粮食播种面积21.67万公顷,总产量103.17万吨;棉花播种面积2.48万公顷,总产量1.79万吨。

☚ (三)沁、漭河   (五)淮河及淮南支流 ☛
00003366
随便看

 

文网收录3541549条中英文词条,其功能与新华字典、现代汉语词典、牛津高阶英汉词典等各类中英文词典类似,基本涵盖了全部常用中英文字词句的读音、释义及用法,是语言学习和写作的有利工具。

 

Copyright © 2004-2024 Ctoth.com All Rights Reserved
京ICP备2021023879号 更新时间:2025/8/12 11:45: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