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词 | (四)解放战争时期 |
类别 | 中英文字词句释义及详细解析 |
释义 | (四)解放战争时期 (四)解放战争时期安徽党的组织和党员干部队伍有了进一步发展,为夺取革命的胜利,迎接全国解放,创造了重要条件。随着淮海战役的胜利,安徽党组织作了重大调整,于1949年2月成立中共安徽省委员会,统一领导全省工作。4月和5月,又分别成立中共皖北区委员会、中共皖南区委员会和中共芜湖市委员会。这一时期,仅在皖西四地委领导的地区,即发动民众,组织了数万人的担架、运输团(队),征集了大量船只和大批物资支援前线。由中共皖南地区委员会领导的游击区域迅速扩大到苏浙皖赣四省边境地区的40多个县市,至1949年5月初,有党员4 000人。中共皖北区委员会、中共皖南区委员会成立后,重视和加强了党的组织建设,整顿农村支部工作,采取严肃慎重的方针,有重点地发展党员,建立党的基层组织。 ☚ (三)抗日战争时期 二、新中国成立以来农村党组织建设 ☛ (四)解放战争时期 (四)解放战争时期1945年中共七大通过的党章, 规定党支部是 “党的基层组织”, 明确了支部的四条主要任务。从此, 湖南基层党支部的工作方向更明确。解放前夕, 许多农村党支部在宣传马列主义,发动群众, 组织武装斗争, 做好征粮支前, 迎接湖南解放的工作中, 发挥了比较好的战斗堡垒作用。日本宣布无条件投降后, 中共湖南省工委于10月将恢复和发展党的组织作为近期的工作重点之一。国民党发动全面内战后, 湖南省工委根据中共中央凡可能建立公开游击根据地的都要在根据地建立党组织的指示精神, 先后在游击队中建立了一批党支部, 其中益阳2个, 娄底和涟源各5个。 ☚ (三)抗日战争时期 二、新中国成立后 ☛ (四)解放战争时期 (四)解放战争时期解放战争初期,山东党组织贯彻中共中央关于解放区的工作方针,组成工作队,分赴各新解放区,发动群众,开展减租减息和反奸诉苦运动,使新解放区进一步得到巩固。在新解放区采取了大量发展党员的方针,使党组织结合群众运动的发展而发展,通过党的发展使群众运动进一步深入与坚持;在老解放区则采取整理巩固提高的方针,通过整理健全支部组织,纯洁党的成分,发挥支部的集体与组织作用,确保贯彻执行民主集中制的原则。1946年上半年,山东党的工农成分已占62%,支部与党员的思想亦有好的发展。 ☚ (三)抗日战争时期 二、新中国成立后的农村党支部建设 ☛ (四)解放战争时期 (四)解放战争时期抗日战争后期,宁夏地下党组织遭到严重破坏,党的活动处于十分困难时期。除固原县的红河等几个农村党支部仍坚持斗争外,各地暂未建立党支部。1941年后,党中央决定,在定边、盐池等县先后组建了中共金(积)灵(武)工委、中共河东工作组和中共宁夏工作委员会,秘密发展了400多名党员;固原地区在中共甘肃工委、平凉工委、海固工委的领导下,也发展了近500名党员,建立了一批基层党组织,而且80%以上是农民党员。他们组织群众抗粮抗暴,积极开展地下工作,为迎接宁夏的解放准备了条件。盐池县城曾4次被解放,3次沦陷,有1 000多名优秀党员光荣牺牲。 ☚ (三)抗日战争时期 二、新中国成立后的农村党组织建设 ☛ |
随便看 |
|
文网收录3541549条中英文词条,其功能与新华字典、现代汉语词典、牛津高阶英汉词典等各类中英文词典类似,基本涵盖了全部常用中英文字词句的读音、释义及用法,是语言学习和写作的有利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