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词 | (四) 解放战争时期 |
类别 | 中英文字词句释义及详细解析 |
释义 | (四) 解放战争时期 (四) 解放战争时期1945年8月至1949年5月抗日战争胜利后, 国民党撕毁 《双十协定》, 挑起内战。在大批党员骨干和新四军淞沪支队北撤之后, 中共中央华中局决定, 成立了中共淞沪工作委员会(简称淞沪工委), 领导市郊9个县的党组织。他们配合反内战、反饥饿、反迫害运动, 发动农民进行反三征 (征粮、征税、征壮丁) 等斗争。中共淞沪工委还在各地建立 “武工队” 的基础上, 成立 “浦东人民解放军总队”。10月, 将没有暴露身份的226名党员, 留在浦东坚持秘密斗争, 并实行特派员制。1946年6月, 针对国民党对农村统治较弱、郊区青壮年农民渴求文化迫切、国民党政府标榜民众教育的特点,地下党领导的教师运动委员会在马崇儒、李西平倡导下, 在宝山地区先后恢复了山海工学团, 建立7所分校、6所小学和1所职工夜校, 作为党的活动基地,发展党的力量, 建立党的组织。至1949年5月, 共发展党员200名, 其中农民党员近1/4。龙华区先后创办了4所民众夜校, 为党组织开展农村工作奠定了基础。1947年5月, 中共中央上海局成立, 并成立外线工作委员会, 下辖青松工委。1948年, 中共淞沪工委将浦南武工队扩编为 “浦东人民解放军总队”, 队员有100多人, 这支队伍在策反国民党自卫队教官,配合接管干部, 作好政策宣传与维护治安方面做了大量工作。1949年5月, 崇明地下党各支部开展拖税抗税、反对抢掠和护厂护校护粮斗争, 散发 《城市工作政策》、《解放区工商政策》、《约法八章》等宣传品,安定工商业者, 迎接崇明解放。奉贤民福、陈家宅、南桥等八个党支部积极开展 “清匪”、打击土豪恶霸活动, 为迎接解放大军南下作出了贡献。1949年4月, 解放上海的战役打响, 淞沪工委成立 “青东人民服务大队”。该大队多次袭击国民党自卫队、拦截国民党溃军、策反国民党军政人员、提供国民党布防地图、军队番号。龙华区农村党组织全力投入了护村、护镇和接应人民解放军的工作, 并推选组成一支有四五十人的向导队伍, 引导部队进入市区。 ☚ (三)抗日战争时期 二、新中国成立后的农村基层党组织 ☛ (四) 解放战争时期 (四) 解放战争时期1945年9月以后,根据党中央的指示,浙东和浙西的武装力量的主力根据党中央的指示相继北撤,浙南党组织则根据上级党组织的指示,抓紧恢复被国民党顽固派摧残地区的党的工作,逐渐从隐蔽斗争转为公开的武装斗争。1948年11月,中国人民解放军浙南游击纵队成立,到1949年4月,浙南的正规武装发展到4 000余人,民兵9万余人。 ☚ (三) 抗日战争时期 二、新中国成立后的农村党支部建设 ☛ (四) 解放战争时期 (四) 解放战争时期这一时期,江苏地区没有统一的党政军领导机构,基本上是按当时的战略区建立党的领导机构,战略区又称“解放区”,江苏地区分属苏中和苏北、苏南、冀鲁豫和鲁中南、淮南四个解放区。江苏党组织先后在中共中央华中分局和华中工委的领导下,团结广大群众与日伪武装和国民党反动派进行了艰苦卓绝的斗争,为新民主主义革命的胜利作出了贡献。 ☚ (三) 抗日战争时期 二、新中国成立后 ☛ |
随便看 |
|
文网收录3541549条中英文词条,其功能与新华字典、现代汉语词典、牛津高阶英汉词典等各类中英文词典类似,基本涵盖了全部常用中英文字词句的读音、释义及用法,是语言学习和写作的有利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