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管理水平不适应商品经济发展的需要
黑龙江省的农业生产管理水平, 无论是生产组织, 还是管理手段和方法, 都不适应。在生产组织方面, 社会性合作经济组织不健全, 功能发挥得不好。1995年,全省村级合作经济组织功能发挥较好的仅占20%左右, 而且功能较单一, 真正能发挥综合功能的较少。由于缺乏统一经营的功能, 服务跟不上, 广大农民在发展生产中遇到的难题难以解决, 阻碍了生产的发展和结构的转换。全省各类专业性合作经济组织有2万多个, 数量不少, 但只有少数办得较好, 多数结构松散, 缺乏经济实力。在管理手段和管理方法上, 缺乏经济手段和法律手段, 先进科学工具和科学方法应用不普遍, 管理人员数量、素质都不适应。由于管理水平不适应, 1995年, 全省68个县 (市), 绝大多数是农业大县, 工业小县, 财政穷县, 2/3以上的县靠财政补贴过日子; 农村人均耕地虽是全国的5倍, 但人均收入只略高于全国平均水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