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畜产品
50年代前期,活畜价格主要由市场调节,活羊市场价每公斤0.5元左右,生猪1元左右。此后政府实行派购和计划收购,并陆续规定牌价,经过多次调整,价格上升幅度不大,到70年代末仍基本保持稳定。全区平均每公斤购价菜牛1960年0.39元,1977年0.462元,1979年0. 62元; 活羊1956年0.48元,1965年0.47元,1979年0.61元;生猪1956年0.84元,1977年1. 16元,1979年1. 30元。1980年实行菜牛、活羊超购加价50%。1984年菜牛按 “倒三七” 比例,活羊按 “五五” 比例计价。1985年活畜取消派购实行议价,指导价菜牛0. 96元,活羊1. 22元,生猪1. 70元。1992年实行收购限价,一般均比指导价上升1倍以上。1993年购价放开。1995年菜牛(中等,估净肉) 8. 67元,菜羊 (中等,估净肉) 9.56元,生猪 (出肉率63%~66%) 8.45元。
50年代,新疆皮毛价格稳定,一等长毛土种绵羊皮全区平均每张购价3元左右,土种棉羊毛全区平均每公斤1~1.35元,一级驼毛全区平均每公斤购价2. 5元以下,一等白山羊绒全区平均每公斤购价6.8元左右。60年代,新疆绵羊品种改良步伐加快,相应增加改良皮毛。1984年前,皮毛曾多次提价,但升降幅度不大,比较稳定。1964年一等长毛土种绵羊皮3. 27元,一等四代长毛改良绵羊皮8.10元;土种绵羊毛1960年1.21元,1967年1.40元,1975年1.58元;改良绵羊毛1960年2.20元(一等一代),1970年2.21元(一等四代),1979年4. 16元(细一)、3. 65元(改一),1983年3. 89元 (改一); 一级驼毛1960年2.74元,1963年3. 95元,1974年5. 07元,1980年6.87元,1982年9.87元; 一等白山羊抓绒1962年7.51元,1979年13. 27元,1980年14. 99元,1983年16. 66元。1985年实行基数定购,一等土种、改良长毛绵羊皮定购价4.40元,绵羊毛土种2.43元,改一4. 63元,一级驼毛9.87元,一等白山羊抓绒上升20%,基数外购价放开。1986年开始,绵羊皮、驼毛购价放开,基本稳定。绵羊毛、山羊绒由于需求膨胀,发生 “抢购大战”,价格失控,过度上升。1987年政府规定最低保护价,细一级绵羊毛7. 50元,一级白山羊抓绒180元。1989年细一级绵羊毛最低保护价先是12元,后降为10元,最高限价先是15元,以后降为13. 5元,一级白山羊抓绒最低保护价降为150元。1991年细一级绵羊毛改为指导价9.73元,山羊绒价格放开。1992年绵羊毛取消指导价,随行就市,市价在10元上下稳定下来。1995年,绵羊皮 (甲级干皮) 每张80.24元,山羊皮(一等干皮)每张61元,绵羊细毛(一等改良,绵羊毛手抖净货) 每公斤13. 35元。